他不得不努力学习鲜卑话,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跟在南凉贵族子弟的身后,像个小尾巴一样,努力去适应他们的语言和习俗。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需要他反复练习,才能勉强记住。
然而,夜晚才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当四下寂静无声,他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抹眼泪。他思念着北凉的家人,思念着母亲做的手抓羊肉,那是他最喜欢的食物。每当想起这些,他的心中就像被针扎一样疼痛。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他必须坚强起来,因为他还有父亲在远方等待着他的消息。于是,他强打起精神,拿起笔给父亲写信。
在信中,他倾诉着对家乡的思念,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的孤独和无助。但同时,他也努力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情况,让父亲知道他并没有虚度光阴。
“这边的伙食太差了,我好想娘做的手抓羊肉啊。”他写道,“不过,儿子已经学会说鲜卑话了,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呢。”尽管这些所谓的“新朋友”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交情,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沮渠牧犍逐渐长大成人。他身材高挑,面容俊美,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北凉王室中熠熠生辉。
然而,这颗明珠并非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沮渠牧犍很快就成为了北凉王室手中重要的“外交工具”。当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雄心勃勃,企图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加强对北凉的控制。
当这个消息传到北凉时,沮渠牧犍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这是北凉在北魏强大压力下求生存的唯一途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妹妹兴平公主送去北魏,充当拓跋焘的小妾。
不仅如此,沮渠牧犍还精心准备了一份河西特产清单,其中包括了珍贵的夜光杯和美味的葡萄酒。他亲自将这份清单恭敬地呈给拓跋焘,并说道:“陛下,这是咱家的夜光杯、葡萄酒,管够!”
在沮渠牧犍看来,这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只要能为北凉换来一时的安宁,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毕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北凉这样的小国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就在这个时候,刘宋王朝也向北凉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为了在各方势力之间保持平衡,沮渠牧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提议,并满心欢喜地迎娶了武威公主李敬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