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的地方。
二、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姚兴驾崩的那一天,天空仿佛也感受到了姚泓的悲痛,阴沉沉的,一片灰暗。姚泓站在父亲的灵柩前,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的哭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让人闻之动容。
姚泓知道,父亲的离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父亲不仅是他最亲近的人,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引路人。如今父亲已逝,他就像失去了依靠的孩子,茫然失措。
然而,姚泓也明白,他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是后秦的皇帝,肩负着治理国家、保卫人民的重任。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地坐上了龙椅。
然而,当他真正坐上那个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座位时,他才发现,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得多。父亲留给他的,并不是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帝国,而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东边,匈奴赫连勃勃的军队如饿狼一般,四处劫掠,不断蚕食着后秦的领土。赫连勃勃野心勃勃,对后秦的土地和财富垂涎三尺,他的侵略行为让后秦的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西边,鲜卑人也对后秦虎视眈眈,他们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对后秦发起致命一击。鲜卑人的强大实力让姚泓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他们的突然袭击。
而在国内,姚泓不仅要应对外部的压力,还要面对姚弼的残余党羽。这些人对失败耿耿于怀,他们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在暗中策划着各种阴谋诡计,妄图推翻姚泓的统治。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蛊惑人心,使得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给姚泓的统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大臣们心急如焚,纷纷跪在姚泓面前,满脸忧虑地齐声说道:“陛下啊,如今局势已然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还望陛下速速定夺,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啊!”姚泓眉头紧锁,凝视着手中父亲遗留下来的治国笔记,仿佛能从那泛黄的纸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反复琢磨,然而却始终不得要领。
过了许久,姚泓才终于憋出一句话来:“要不……咱们先想办法安抚一下百姓吧?”在他的观念里,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百姓生活安定、心情愉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这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乱世之中,他的这种想法显得是如此的天真和不切实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赫连勃勃的挑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