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决定封小公主为平都公主。
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惹恼了王政君。她觉得自己身为皇后,却被傅氏如此轻易地夺去了风头,心中的不满和委屈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她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父亲王禁,哭诉道:“爹啊!傅氏如今是越来越嚣张了,再这样下去,儿臣这皇后之位恐怕是难以保住了啊!”
王禁听了女儿的哭诉,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转动着手中的算盘。过了一会儿,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安慰道:“别急,女儿。咱们王家有的是办法。”
果然,没过几天,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流传起一首童谣:“傅氏女,心眼多,皇后宝座想强夺。”这首童谣如同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潮涌动。外戚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以王政君的兄长王凤最为突出。他的地位一路飙升,如今已成为大司马大将军,权倾朝野。
傅晏眼见王凤如此得势,心中不禁有些眼红。他觉得自家也应该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于是便跑去跟女婿刘奭吹风:“陛下啊,王家的势力如今实在是太大了,您看是不是也该给咱们傅家分点权力啊?”
刘奭听了傅晏的话,眉头微微一皱,并没有立刻回应。他心里暗自思忖着,外戚势力的膨胀确实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但同时他也明白,平衡各方势力并非易事。
就在这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又一次来到长安,请求和亲。刘奭心想,若能通过和亲换取边疆的太平,倒也是一件好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
然而,当真正到了选公主的时候,刘奭却犯了难。他的女儿本就不多,而且个个都是他的心头肉,让他如何舍得将她们远嫁匈奴呢?
正当刘奭犹豫不决之际,有大臣提议道:“陛下,既然公主们都舍不得,不如再从宫女中挑选一位吧?上次王昭君出塞,不也为国家带来了和平吗?”
这一选,就选出个才貌双全的宫女——班婕妤。班婕妤进宫时,刘奭眼睛都看直了,当场反悔:“这么好的姑娘,怎么舍得送出去?留下!封婕妤!”傅氏气得直跺脚:“陛下!您忘了和匈奴的约定?”刘奭挠挠头:“要不......让傅晏家的女儿去?”傅氏差点晕过去。
就在刘奭被后宫和朝堂的事儿搞得焦头烂额时,萧望之却遭了难。宦官弘恭、石显嫉妒他位高权重,联合傅氏一党,给萧望之扣了个“谋反”的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