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杨镜舟迅速地向各个相关部门以及卫星基地下达了一道紧急命令:抽调精锐骨干人员,并将他们派往文昌发射中心。
杨镜舟心里非常清楚,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同样也心知肚明,那些所谓的关系户肯定是绝对不敢派过来的。毕竟,如果把一些草包派到领导面前整天转悠,一旦被领导询问,却一问三不知,而且还摆出一副傲慢无礼的样子,就如同把他们自己送进监狱一般,毫无区别。
所以,这些负责人大概率会选择派遣一些寒门子弟过来。这些人平日里专注于工作,不会去刻意巴结领导,只是一心埋头苦干。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还能顺便减少那些平日里碍眼的人物,为自己腾出位置,好安排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
杨镜舟所期望的,正是这样的结果。
紧接着,他带领着这段时间精心挑选出来的人员,一同踏上了前往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征程。
然而,在计划委员会主任一职上,最高委员会却持有不同意见。尽管杨镜舟提出了辞职,但最高委员会并不批准。他们认为,即使杨镜舟不再负责具体工作,他仍然需要掌控好每年发展的战略方向。至于常规工作,则可以交由办公厅的宋砚书来负责处理。
走之前把秘书张砚之任命为深圳办事处负责人。
看起来张砚之确实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呢,他显然不想放弃杨镜舟这棵大树,毕竟杨镜舟不仅有着强大的实力,还拥有着广阔的人脉和资源。如果能够抱紧杨镜舟的大腿,那么张砚之就可以借助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迅速在深圳办事处站稳脚跟,并掌控局面。
而且,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制造能力非常强大,这对于杨镜舟的太空探索计划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张砚之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区的产业优势,为杨镜舟的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这样一来,张砚之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为杨镜舟的事业做出贡献,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在众多候选人中,杨镜舟最终挑选了一个名叫王辉的年轻人。王辉是航空航天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充满了朝气和梦想。杨镜舟看中了他的专业背景和潜力,相信他在太空开发领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杨镜舟还从几个主要的下属单位中挑选了冷明川、江砚、李清华、赵海和杨飞这几个人,组成了太空开发委员会的小组成员。这些人都各有所长,他们的加入将为委员会带来不同的视角和专业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