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有了全新的认知。
“是我,林悦。亦是此刻,承载着曹婉儿遗志的桥梁。”
林悦(曹婉儿形态)走近,意识体散发着柔和的光晕,“菩萨慈悲,量子玄妙,允我再次跨越时空,与陛下相会。只为完成婉儿未尽之愿,亦是陛下心中‘开拓万世’宏图之一角——那能活人无数的一年两熟稻种。”
没有过多寒暄,两位跨越千载的灵魂,目标空前一致。
林悦的意识体轻轻挥手,周围的量子光海瞬间变幻,将现代社会的“沧海桑田”以信息洪流的方式展现在李世民面前:
基因库藏,沧海遗珠: 画面聚焦于一座巨大的现代化种子基因库。
无数恒温恒湿的储藏架上,排列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稻种样本,如同星辰般繁多。
林悦(化身)的声音带着激动:
“陛下请看,此乃后世集万民之力、汇四海之珍所建的‘种子方舟’。婉儿所求之‘一年两熟’乃至‘三熟’之稻,早已不是梦想。”
她精准地调取数据流,展示出几种经过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特别适应滨海盐碱地或短日照环境的高产、多季稻品种的基因图谱、生长模拟影像和惊人的产量数据。
李世民看得目不转睛,那些跳动的数字和饱满的稻穗影像,远比他想象中更加丰饶。
场景切换到现代化的盐碱地治理农场。
巨大的滴灌网络如同银色血脉覆盖大地,特殊配方的土壤改良剂被精准施用,无人机监测着土壤盐分和作物长势。
耐盐碱的水稻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郁郁葱葱。
“婉儿当年以有限之力,引南方稻种,请农人指导,已是大善。而今,”林悦指向那些高效运作的机械和科学模型,“后世子孙以格物致知之精神,创此等利器。
盐碱之地,亦可成沃土粮仓。婉儿若见,当可含笑。”
看,广阔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巨型智能网箱如同海上城池,养殖着高价值的海鱼;海底牧场种植着海带、贝类;远洋科考船利用声呐和卫星定位,科学地探测渔场、指导捕捞。
“陛下昔年有开拓海洋之志,”林悦的声音带着对海洋的深情,“后世不仅耕田,亦耕海。此‘蓝色粮仓’,可补陆地之不足,亦能护佑渔民,减少如曹大柱般之悲剧。”
信息星火,瞬息万里: 最后,展示的是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和互联网。
气象卫星精准预报风暴路径,预警信息瞬间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