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记法改良的密报册上,用炭笔快速记下:
渤鱼号已入深海,浪急风高。
曹氏女莹莹,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其志甚坚,似有所恃。护身符不离身,常自抚之。海神娘娘之佑乎?亦或其母遗志所驱?稻种之望,或可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遥远的长安,将作监一处新辟的工坊内,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松烟墨香和新鲜木材的清香。
曾经吓得魂飞魄散的小太监双喜,此刻正穿着崭新的匠人袍服,脸上虽然还带着稚气,眼神却已完全不同。
那是一种沉浸在创造与使命中的专注光芒。
他正指导着几个年长的木匠和刻字匠,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一块块质地坚硬的枣木、梨木。
锯木声、凿刻声、打磨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活力。
木屑像金色的雪花般飞舞。
旁边的架子上,已初步分类排列着数百个刻好的反体阳文字模,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此处笔画,须再深半分,否则刷墨不易均匀。”
双喜拿起一个刻着“税”字的木块,仔细端详着,对旁边的老匠人说道,语气沉稳。
老匠人连连点头,眼中没有轻视,只有信服。
谁能想到,这个差点因“私刻诏版”掉脑袋的小太监,如今竟成了将作监里最受瞩目的“活字印术”项目的负责人?
李世民那句“星火已燃,纵有狂风,亦永不熄灭!”如同烙印般刻在双喜心上。
他抚摸着那些自己亲手刻出的小小木块,仿佛能触摸到陛下所言的、足以“照亮暗夜”的力量。
他不再恐惧,只有无穷的动力。
他知道,自己手中这些冰冷的木块,一旦排列组合,蘸上墨汁,压上纸张,便能化身千军万马,将陛下的意志、朝廷的政令、乃至圣贤的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点燃更多人心中的星火!
龙首原上,李世民似乎心有所感。
他收回投向万家灯火的目光,望向东北方渤海郡的方向,又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将作监工坊里跳跃的炉火和飞舞的木屑。
风,依旧浩荡。脚下的长安城,灯火汇聚的河流仿佛更加明亮,更加汹涌地向着四面八方奔流。
石纳尔的“复式簿记”在西市商贾间激起的涟漪,曹莹莹“渤鱼号”在深海风暴中劈开的浪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