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孤高瞰劫尘,
银翼残痕坠云津。
千帆已破鲸波暗,
万木初逢禹甸春。
墨点新符传帝诏,
灯连旧巷暖黎民。
何须更觅青霄路,
星火燎原夜夜巡。
诏书如雪片般从巍峨的太极殿飞出,带着新鲜墨迹的气息,也承载着帝王崭新的意志,飞向大唐的每一寸疆域。
它们穿过宫门,掠过晨光中刚刚开始苏醒的朱雀大街,如同衔着春信的青鸟,将帝王的旨意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长安城西市,喧嚣早已苏醒,人声鼎沸。
驼铃叮当,来自遥远西域的商队正卸下色彩斑斓的香料、织毯与琉璃器皿,摇醒丝绸之路的晨钟。
诏书的内容在市井间迅速口耳相传,在茶肆酒坊的喧嚣之上盘旋。
“厚恤!陛下圣明啊!”一个鬓角染霜的老兵猛地拍案而起,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他脸上深刻的沟壑蜿蜒而下,“我那苦命的儿,在玄武门……值了!陛下没忘了他们!”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攥住腰间早已磨得发亮的旧腰牌,仿佛要攥住儿子最后的气息。
周围响起一片低沉的附和与叹息,那是无数失去亲人的灵魂在诏书的抚慰下发出的共鸣。
不远处,胡商石纳尔正弯腰整理着摊位上来自波斯的银壶。诏书里“减免赋税”的字眼清晰地飘入他耳中,他那双深邃的、习惯了在丝绸之路上辨识风暴与绿洲的眼睛,骤然亮起一道精光。
他停下手中的活计,抚摸着银壶冰凉的曲线,口中喃喃:
“减税…减税…” 一个模糊却极具诱惑的念头,如同沙漠深处偶然瞥见的甘泉幻影,在他精于算计的商贾头脑中悄然滋生——
或许,是时候改变一下那沿用了数代人的、笨重繁琐的货物计价与转运之法了?
远处,几个工部的小吏正指挥着民夫,开始清理朱雀大街两侧被战火燎黑的残垣断壁,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如同城市新生的微弱心跳。
渤海郡的码头,咸腥的海风永不停歇。
巨大的海神娘(曹贵妃)庙宇正依旨加紧兴建,粗大的梁木在工匠们号子声中缓缓升起,直指苍穹。
新雕好的神像面容慈悲而威严,目光仿佛已穿透庙宇的飞檐斗拱,投向那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蔚蓝深处。
海风卷着浪沫,将诏书里关于“加封海神娘娘曹氏,广建庙宇,香火永续”的话语,一遍遍吹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