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了劳动改造,重刑犯人需要参加修路,修城墙,造房子等活动换取积分,足够多的积分可以获得减刑,甚至死刑也被徐靖削弱,除了大奸大恶,都不会再判死刑,至于原来会判死刑的犯人则会被削去户籍,一辈子都只能做苦力,帮助徐靖修路,当炮灰了,这也是当下人口基数属实不足,徐靖想到的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办法之一了。
当然,死刑的部分取消不代表律法不严格了,反而更加严格了,基本的卫生保持也会被纳入律法,轻则罚款,重则拘役5-10天。
当然,老百姓享受的福利就更多了,基础教育,成本价的医疗保障,劳动换取报酬等等,足以支撑所有百姓安居乐业。
在徐靖强势的福利政策下,江东进入了高速发展中,为了避免政策执行不到位,李儒也成了一等一的大忙人,李儒亲自带队,深入各个县城,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在李儒铁血查抄了几个执行政策不到位的县令,并且杀鸡儆猴之后,全江东的政策都是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大家也都有最后的福利待遇,没必要为这能够贪污的三瓜两枣把自己的前途葬送了,更何况百姓苦于战乱很久了,现在有好日子过自然是非常支持的,要是有什么贪官污吏,百姓检举的比谁都快。
在徐靖跟李儒的商量下,李儒把原来的定期抽查各县廉政情况变成了不定期抽查。县内重要财务,人口,产业等数据直接对接郡守办。
反贪和改革两手并抓,徐靖这才稍微放心点,毕竟贪官给人民带来的恶劣后果徐靖看的太多了,太懂了。所以徐靖对此格外重视,甚至给了李儒调动各地郡兵配合监察的权利,李儒本来是一个心如死灰,只想退隐的人,如今得到了徐靖这般信任,也是重新散发出来了雄心壮志,忙碌且充实的日子让李儒越活越年轻。
江东的日子在徐靖等人的努力下,也算是走上了正轨,第一批奴隶也是在努力的修路,先修好建邺到北边港口的路,方便及时行军。
三月,马钧这边又是传来了好消息,徐靖要的红砖终于可以实现量产了,(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同时,马钧根据徐靖提供的思路,利用石灰石和黏土作为原料,经过烧制等工艺,再经过上百次的调整比例试验,经过两年的努力,马钧的水泥研制团队终于发明了水泥,为此,马钧激动的嘎了过去,吓得徐靖立马乘船去长沙看望马钧,这可是个宝啊,要是噶了,那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