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地消解,回归最原始的、未分化的“背景信息汤”。它像一块永不满足的橡皮擦,静静地抹除着“存在”的痕迹。
一种绝对的“无”。是万物的终点,是熵的极致,是信息彻底解构的安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否定”,否定着“存在”的意义。寂静之中,蕴含着让一切辉煌归于死寂、让所有喧嚣沉入永恒的冰冷意志。
没有空间的波动,没有能量的爆发。前一刹那,这片虚空还是绝对的“空”与“静”。下一刹那,两者便已“存在”于此。仿佛他们本就该在此刻、此地相遇,是宇宙逻辑运行的必然节点。
在他们之间,大约数光年的距离(对他们而言,不过咫尺),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夹缝地带”。苏逸辰一侧,空间“活跃”得过分,基础粒子在法则的牵引下跃跃欲试,仿佛随时要诞生星辰。归零者一侧,空间“死寂”得可怕,连量子涨落都被压制到近乎消失,光线经过那里都会被“稀释”得黯淡无光。两种截然相反的法则场域在无声地碰撞、湮灭、重组。
无声的法则风暴:没有能量对轰的爆炸,没有炫目的光芒。但在这片虚空中,上演着宇宙最底层、最根本的较量。创世法则(赋予形态、结构、信息、意义)与归零法则(解构形态、抹除信息、消解意义)在微观层面进行着亿万次交锋。空间本身在微微颤抖,发出一种低于任何频率的、让灵魂都感到撕裂的“嗡鸣”。这是宇宙根基的呻吟。
苏逸辰的存在本身,就是浩瀚信息的源头。他过往创造的宇宙片段、未来的蓝图、无数文明的兴衰史诗……这些信息如同无形的洪流,试图扩散开来。
然而,归零者就像一个绝对的信息黑洞,任何靠近它的信息流都会被瞬间解析、拆散、还原为无意义的“噪音”,最终彻底湮灭。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信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的湍流旋涡。
时机未到,双方都心知肚明。此刻开战,是宇宙尺度的灾难,可能提前引爆终局,也可能让双方都付出难以预料的代价。因此,他们的“表现”充满了克制与试探,以及一种超越凡俗理解的“礼仪”。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归零者那片“虚无”的核心焦点上。这目光并非挑衅,而是一种“确认”和“审视”。他在确认对方的状态,审视这片“虚无”的深度和广度。目光中蕴含着对“终结”的深刻理解,甚至……一丝难以察觉的怜悯?仿佛在看着一个注定执行冰冷任务的工具。
他周身的创世法则不再向外扩张,而是向内收敛,变得更加凝练、稳固。那些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