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做出决断:“传令!将所有逆首及其核心党羽,严加看押于汴京天牢!
派一千虎翼团精锐,并令周围州府赶来的勤王军挑选一万精壮可靠者,由虎翼团军官统带,即刻入汴京,全面接管城防!
肃清残敌,弹压地面,恢复秩序!没有本帅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逆犯!违令者,格杀勿论!”
“遵令!”传令兵飞奔而出。
王安石与章惇对视一眼,均明白黄忠嗣的深意。
将逆首留在汴京关押,一是避免长途押运风险,二是将这颗“烫手山芋”暂时置于绝对控制之下,三是让新入城的“勤王军”在虎翼团弹压下成为维持秩序的力量,而非潜在的混乱源头。
清洗和审判,必须等尘埃落定,由最高权威来定夺。
黄忠嗣此刻展现出的,是绝对的掌控力与冷酷的政治智慧。
五日后
五天的整顿,在虎翼团钢刀和军令的威慑下,汴京城初步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
城门紧闭,实行最严格的宵禁和盘查。
各级官员被勒令在家,非诏不得外出,惶惶不可终日。
昔日繁华的汴梁,此刻笼罩在一种劫后余生的压抑之中。
确认城内局势已被牢牢掌控,黄忠嗣才决定移驾回京。
皇帝赵顼的龙辇在虎翼团最精锐的护卫下,秘密而迅速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福宁殿。向皇后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旁,高太后则被安置在远离前朝的宫殿静养,她依旧神情恍惚,对外界变故似无所觉。
入城的第一时间,黄忠嗣便下达了最严的命令:
汴京四门持续封锁,许进不许出,没有他的手令,一只鸟也不准飞出汴京。
所有在京官员,无论品级,一律在家“静思己过”,严禁互相串联、传递消息,由皇城司和虎翼团严密监控,违者以谋逆同党论处。
即刻宣嘉王赵頵入宫,陪伴圣驾,侍奉汤药。
汴京城的钥匙,此刻牢牢握在黄忠嗣手中。
三千虎翼团是他最锋利的爪牙,新入城并被他整编过的一万多州府“勤王军”是他暂时掌控的庞大力量。
王安石主持朝政框架,章惇掌管刑名律法,但所有军权、京畿卫戍、生杀大权,尽归黄忠嗣。
皇帝的昏迷,让他手中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和“见令如朕亲临”的权威,达到了实质上的顶峰。
他发出的每一道命令,都如同圣旨般被无条件执行。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