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我军兵力不足三千,守不住祁山。"她的狼头刀插入断枪,刀身映出烽火台残破的"汉"字旗,那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极了七年前五丈原的丧幡。
姜维望向烽火台,独臂按在邓艾肩头:"守不住,也要守。"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你告诉司马昭,我姜维在祁山等他,直至最后一滴血流尽。"
子夜时分,祁山后峡传来沉闷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曹霖策马归来时,衣袍被气浪灼出无数破洞,怀里揣着半块烧焦的木牌,牌上"汉"字的最后一捺与诸葛亮《出师表》笔迹分毫不差。"将军,粮仓塌了!"少年咳着烟沫,"但魏军早有准备,地道直通渭水,粮草都被运走了!"
姜维铺开地图,在"定军山"三字上重重划了个圈。那里是诸葛亮的埋骨之地,地图角落用极小的字写着:"吾之遗策,藏于定军山武侯墓。"他独臂紧握成拳,指甲嵌入掌心:"备马,去定军山。"
第二折 武侯墓前现玄机
定军山的寒风比渭水更刺骨,卷起的雪粒打在"汉丞相诸葛武侯之墓"的石碑上,发出沙沙声响。
碑身布满苔藓,"亮"字右下角缺了一角,那是建兴十二年秋风五丈原后,姜维亲手凿下的记号。他跪在碑前,独臂抚过冰冷的石面,指尖触到一道极浅的刻痕——那是七年前他伏在碑前痛哭时,指甲留下的印记。
"将军,"曹霖的声音带着敬畏,"碑座有异样。"少年用连弩箭撬开底座石板,露出个三寸见方的铜盒。盒盖刻着八阵图,中央凹陷正好能放下武侯剑的剑柄。
当姜维将剑嵌入的刹那,整座墓室发出沉闷的轰鸣,石碑后裂开条尺许宽的缝隙,透出陈年桐油的气息。
密道内伸手不见五指,姜维用火石点燃火把,跳动的火苗照亮两侧墙壁。上面画着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图,从汉中到陇西,每处营寨都标着详细的布防图。
行至三丈许,一幅祁山地形图前,姜维突然驻足——图中祁山后峡用朱砂画着艘船,旁注"破浪弩,可载百人,舷侧连弩三百",更令人心惊的是,图中还画着渭水河道下的暗渠,直通定军山。
"这是......"阿莱娜的狼眼宝石在火光中闪烁,"西羌传说中的破浪舰!但此舰需百人同操,我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维却盯着图中破浪舰的弩机结构,那是诸葛连弩的放大版,弩臂用精铁锻造,箭匣可容百矢。他想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