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不说旁的,这驭人的手腕……
该说不说,不愧是能走到这一步的厉害人啊!
甚至有些聪明人已经想到更多:
“如今看来,自去岁这个名作《晨间日报》的报纸趁势兴起,到这一年来报纸所记的种种理民措施,再到如今的良种,从一开始便在咱们这位官家的计划之中……”
为的恐怕就是,在权位尚未彻底掌握之际,纵使不通过朝廷,也能将这些消息甚至迅速命令传递各方。
最大程度避免朝中有心人士的阻挠。
甚至早前的兵变,官家受惊,再到前些时日的顺势登基,如今看来,这一桩桩一件件……
“怕都在这位的棋盘之上啊!”
良久,不大的课室内,一位蓄着长须,明显已过天命的长者不由叹息一声:
“韩兄,咱们这位官家,当真远非寻常人也……”
老官家果然输的不冤。
对面韩琦缓缓落下手中的白子:
“官家手腕能力皆不缺半分,行事亦是稳健,现如今更是福泽万民,功传千秋,这样难道不好吗?”
早前他还有过担忧,官家虽手腕不俗,然到底年轻,行事未免激进几分,如今看来……
倒是他着相了。
想来有这位在,之前的种种不可能之事,如今未必不可。
知晓对方的心结,韩琦复又抬眸,对着眼前之人缓声道:
“官家再如何都是前官家亲生,终究骨血相连,想来纵使“传位”,也必不会亏待………”末了复又轻叹:
“富兄,归根结底,国家安乐,百姓富足,免受饥寒之苦才是我等学生毕生之所求不是吗?”
良久,房间内复又传来一声叹息:
“韩兄说的是……”
同样的情景发生的地方还不少。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士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纵使政见不合,手段不同,但如诗词所言,“愿蔽天下寒士”之壮志也确实也不假。
甚至就连向来不满她这位女子参政,主张女子主修其德行的司马光,都在任处不远万里传来奏封,其中细细描述了关于良种推行的一系列可行措施,以及在任上推广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间最大的问题,便是良种供应不足,规定每户每人只得领取一亩地的量。
这些于普通人家自是差不多够了的,然对一些大地主豪户显然不成。未免这些人打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