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心中有气也是当然。
总之,因着这位的雷霆手段,众大臣噤若寒蝉之际,嘉佑元年,这场登基仪式来得格外迅速,又不失分毫隆重………
初十这日。
眼睁睁看着眼前的公主殿下一袭象征着官家身份的绛罗公服,一步步迈入最高台阶之上。这一刻,众官员们心下无论如何做想,皆是一派心悦诚服之态。
朝臣如此,然骤然换代之下,民间尤其是士人间倒并非没有流言蜚语,尤其早前发落了不少人的情况下。
就在众人以为以这位的手段,必然要大发雷霆之际,然而出乎意料并没有……
众大臣惴惴之际,就见早前声名鹊起的晨间日报上,突然发布了一则重大消息。
顷刻间,之前种种议论声瞬间消失。
***
辰时未至,天边儿尚还泛着青黑,坐落于汴京城郊的皇庄门口,已经陆陆续续排起了长龙。
一眼望去,大多是身着短褐的庄户人家,这会儿正巴巴地向庄门口空地上张望着。
每人腰间,或者手里过多或少放着几方略显粗吝布袋。
无他,早前备受瞩目的《晨间日报》昨日刚刚发布了一则消息:
简而言之,有赖公主殿下……不,如今应该说官家了,官家同一众研究人员努力多年,终于在去岁专研出一类有耐干旱的新型稻种。
最关键的,经皇庄上实验,亩产已经达到足足六石之多。
那可是足足六石啊!翻了足足一倍还多的产量。
得此消息,一众农户们险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如今便是江南那些多水之地,常日里风调雨顺,一亩能产两到三石已经是不错。如汴京这般偏北地区能有两石的收成更是老天保佑。
要不是《晨间日报》这一年来颇有信誉,又是公主属下,每每发布的消息,但凡聪明动作快的,总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直到村里人识字的年轻人反复念了数十遍,众人这才相信。
忙不迭地便跑来附近打听消息。
好在为解众百姓们后顾之忧,皇庄内一部分地区近来难得允许外人前来参观。
亲眼见到遍地金黄,尤其是那沉甸甸稻穗那一刻,无疑一众庄户人家眼珠子都要绿了。
不少人甚至当场落下泪来。
因着是展示的机会,收获,脱谷称量等等皆是在众人眼中,断没有造假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