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呼放高利贷的人为放印子钱,取其每次还钱,不论本金,利息,均在记账簿上盖上印,记录本次还得金钱数额,以及还要偿还的数额之意。
明清两代开始,民间放印子钱人颇多,利息大多比官方定价高很多,有十厘至二十厘之数。放贷人多为官乡豪绅,地痞恶霸之流,有赖以为生的,也有虚增货值的,有公钱私用的,也有巧取豪夺的。红楼梦中王熙凤私自挪用府内上下月例钱,就是挪用公钱谋取私利,中饱私囊,胆大妄为。
至于寻常人家,家境殷实的,门丁兴旺的大家,富家,乃至于,商人,三教九流,富农等等,手有权谋,钱势双赢的,都可以利用闲钱投资,放贷,印子钱,便是一本万利的好差事。周期短,投入钱,盈利快,只要心狠手辣,铁石心肠就可以坐收渔利。
古来贷取印子钱的多是贫穷苦难之辈,生活艰难,投靠无门,在饥饿疾疫穷困潦倒边缘徘徊,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悲苦和压榨之间苦苦挣扎,草菅般生存。为了勉为其难,走投无路的一丝希望,借取高利贷,又有多少人家被搅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自古放贷印子钱都是被清流人士所不齿不容的,顶着冠冕堂皇的外皮,干着蝇营狗苟的勾当,做着伤天害理的浑事,披着人神共愤的骂名。
然而有需求的地方有供求,此消彼长之下,穷困潦倒,苦大仇深的贫穷底层提供着这些嗜血的行当最大的生存空间,没人说清楚他们的存在是上天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多磨多难的人间难道真的需要一种冷血的平衡么?
冷酷无情是他们应该赖以成名的招牌,心慈手软,悲天悯人又往往是和他矛盾的,除非是无耻的媾和,就像医者父母心,医德仁心应该悬壶济世,扶危济困才对。他们是不应该做出道貌岸然的事情,哪怕衣冠楚楚,也不能口是心非,鬼蜮伎俩。所以但凡披着神圣光辉的头衔,就必定不能行苟且之事,特别是世人痛恨的印子钱,那是每个钱眼里都冒着穷苦人民的血与汗!
对于夏勤胡同,刘小郢,刘家祠堂来说,族长刘百顺沉着稳重,坚毅果敢,嫉恶如仇,对于放贷印子钱是深恶痛绝,刘小郢一带,第二大家族就是刘百鸣,世代行医,祖传秘方——蜜花膏名闻遐迩,保养皮肤,滋养生肌,立竿见影。据说祖上在清慈禧年间,曾上供一瓶,老佛爷试用后大为赞赏,赏赐颇丰,祖上本以为飞黄腾达,光耀门楣之际,赶上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老佛爷逃之夭夭,原本许诺的高官厚禄也灰飞烟灭,半路夭折。
刘百鸣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