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就会受到惩罚。
为了时刻掌握士兵是否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在军中安插了不少的眼线,搞得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连话都不敢说,军营里原来团结和谐的气氛荡然无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都不想再当兵了。”
罗木平也道:“除此之外,他还纵手下的将领苛扣我们月银。
本来我们每月的月银是五百文,结果层层扣下来,到我们手里只有三百文,糊口都困难,还得家里人帮着做工才能养活老一家小。”
杨根延跟着说道:“至于乌大人,那就更过分了。
自他上任以来,多增加了十几样税收名目,百姓每个月要多交不少的税,要是交不上来,轻则打板子,追加罚税,重则坐牢,没收财物抵税,很多人都被弄得家破人亡。
每个月都有不少百姓被抓进大牢里,百姓们都恨透了他。”
高悠点了点头,道:“难怪我们前面打下那些城池后,老百姓都表示愿意做大恒子民,原来桑荣国朝廷并没有善待他们。”
赵醒看着高悠,试探着问道:“太子,如果我们愿意做大恒百姓,大恒能善待我们吗?”
“当然会了。”
高悠早就等着这句话,接着说道:“其实,桑荣国在几百年前的时候,跟大恒本就是一家。
只是后来朝廷发生了内乱,各地割据,当时驻守在南疆这片的守将杨桑荣,便自立为王,成立了桑荣国
等到前朝统一社稷的时候,因桑荣国已经立国近百年,前朝不想再动干戈,就承认其为独立国家。
不仅桑荣国原来跟大恒是一家,云洛国,晋卫国也是如此。
要不然为什么桑荣国、云洛国,晋卫国的姓氏,习俗,拜的神,写的文字,说的话,包括长相,都跟我们一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原本就是一国的,你们的祖先都是来自大恒。”
刘寿曾立刻接话道:“这个我听我祖父说过,我们的祖先原本是大恒泰松县人,因为当兵跟着军队到了南疆。
后来的守将杨桑荣拥兵独立,成立了桑荣国,就再也没回去,只能在这里安家。”
高悠点了点头道:“所以,大恒对于真心愿意回归的桑荣国百姓,不仅会善待他们,而且还给予了特别的照顾。
比如三年之内所有的税全免,三年之后只收最基本的税,其于苛捐杂税全部免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