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坑之!筑京观于此,以儆效尤!让帖木儿和草原诸部,百年不敢再生觊觎之心!”
“尽…尽坑之?”
饶是朱樉这等猛人,也被朱起话语中那毫不掩饰的、灭绝性的杀意惊得心头一凛。朱棡、朱棣等人也是面色凝重。
筑京观…这是先秦杀神的手段!狠辣绝伦!
常茂却听得热血上涌,一拍大腿:
“好!朱将军这法子够劲!筑京观!让那些狼崽子看看惹怒大明的下场!就这么办!”
朱棣沉吟片刻,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沉稳:
“朱将军之策,狠绝有效,然耗时恐长。且需确保合围万无一失,若有一路奇兵受阻,或被敌军提前察觉,则前功尽弃。”
“平安将军之忧不无道理。本王以为,或可双管齐下。”
他指向舆图:“蓝帅主力正面施压,迫敌主力不敢擅动,此为‘正’。”
“同时,精选数支精锐轻骑,由悍将统领,如朱将军所言,抢占要隘,断其退路与补给线,此为‘奇’。”
“但不必一味死围待毙。当以主力不断压迫、佯攻,以小股精锐持续袭扰其营盘、粮道、水源,疲其军心,乱其部署!待其疲敝混乱,露出破绽之时,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总攻!毕其功于一役!”
“如此,既不失战机,又可最大限度减少我军强攻坚垒之损失。”
朱棣的策略,融合了蓝玉的强硬、朱起的狠绝以及平安的谨慎,更显老辣周全。
平安闻言,微微颔首,显然比较认同。
厅内再次陷入争论,蓝玉坚持速战速决的碾压,朱起强调绝杀性的围困,朱棣主张正奇结合、寻机决战,平安担忧后勤和机动性,常茂、曹震等人则叫嚷着直接冲锋。
藩王们也各有倾向,朱樉力挺蓝玉,朱棡更认同朱棣的稳健,朱权则被朱起的狠辣所震撼。
众人争论不休,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主位之上——那位一直沉默倾听、目光锐利地扫过舆图上每一处标记、每一位发言将领的年轻太子。
朱雄英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
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在消化着每一位将领的意见,权衡着每一种方案的利弊。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丰州滩那个朱砂圈上,眼神深处,翻涌着比在场任何人都更加炽热、也更加冰冷的战意与决心。
厅内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储君的最终决断。
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