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历史中,这个时间段,他们正在大肆的向周围扩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一边镇压周边小国,与金帐汗国的战争也进入了尾声?
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拿不出太多的兵力的,所以才威逼利诱草原三部与他们一同入侵大明。
他立刻召集朱起等心腹与蓝玉、常茂等一众老将进行紧急军议。
在综合分析了敌情、己方行军速度和草原地理形势后,他做出了冷静而关键的战略部署。
首先,他第一时间通过同样隐秘且快速的渠道,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连同自己的初步判断,传递给了已经抵达大同、手握重兵的几位皇叔,晋王朱棡、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
在密信中,朱雄英严令几位藩王切勿轻敌冒进!
绝不可因急于求战而派遣大股兵力深入草原腹地。
此时敌情不明,尤其是后续援军数量,联军前锋十万之众气势正盛,贸然主力决战风险极大。
二是以袭扰疲敌为主!
准许派出精锐的小股骑兵部队,百人至千人规模,如同草原上的狼群,不断袭扰联军的后勤补给线、零散营地、外围哨探。
目的在于杀伤其有生力量,打击其士气,疲惫其军心,迟滞其集结与推进速度,并尽可能摸清其更具体的兵力部署和动向。
关键是制造兵力假象!
朱雄英特别强调,必须充分利用联军目前对明军总兵力判断模糊,仅知几位藩王约有十二万兵马的弱点。
要求几位皇叔在排兵布阵、营盘布置、巡逻哨探等方面,刻意营造出一种“仅有”这十二万大军驻扎大同外围,且暂时采取守势、等待后方粮草兵员的假象。
目的是麻痹敌人,诱使其低估明军后续力量,为中军主力抵达后,出其不意地发动决定性打击创造条件。
正是这份及时而详尽的指令,以及朱棡作为兄长和临时统帅的沉稳约束。
才勉强压住了朱樉那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求战欲望,让大同城外的明军藩王主力保持着一种外松内紧、引而不发的态势,如同一张拉满却暂时引而不发的强弓,静静地等待着那支即将抵达、并带来雷霆万钧之势的大明中军!
朱棣抿了一口酒,适时地转移话题:“三哥息怒,二哥也是求战心切,情有可原。”
“说起来,大同这几日的天气倒是比预想的要平静,看来老天爷也在等咱们大军齐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