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已经把他调走了。
”
胡大老爷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才真是奇怪。
君臣相处多年,这两年胡大老爷的状态,朱元璋难道不清楚?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
他手底下没人了啊!
或者说,别人来教他的孩子,可能还不如胡大老爷。
大本堂起初并不是专为皇子设立的学习场所,而是存放宫中档案和书籍的地方。
“正好,你这位前任丞相、他们的大嫂伯父出面,也能让那些小子安静些。
”
宋利知道,对一心摆烂的胡大老爷来说,这份差事真是麻烦。
能在宫中当差的太监,哪一个不是机灵人?
即便未曾见过胡大老爷,单是瞧见宋利亲自将人送来,又满脸谄媚地侍奉左右,更何况还唤他为“胡爷”,便足以让旁人瞬间明了他的身份。
此处无需赘述其他,单论幽静程度,宫中无出其右。
毕竟,自家的儿孙总比外人的强吧?
若真出了什么麻烦事,朱元璋表面上或许会给几分薄面,但谁能猜到他内心的想法呢?
“老伙计,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你连这点情面都不肯给吗?”
别人惧怕皇子的身份,胡大老爷却不以为意,他悠然踱至讲台前,眯着眼打量众人道:
“本官胡惟庸,从今日起,便是尔等的先生!”
---
俗话说得好,人以名传,树以影显。
即便普通官员亮出名号,那些难以管束的皇子们恐怕也不会放在眼里。
然而,“胡惟庸”这三个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震慑力。
作为前朝重臣,他在朝堂上一言九鼎,门生遍布天下,这还不算。
更关键的是,他能自由出入宫禁,这是何等特权。
而且,他还有一个侄女,现在这些皇子得称呼她为大嫂。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和他们纠缠到底。
一群学生本想开口说话,可抬头一看胡大老爷那张泰然自若的脸庞,顿时心中发寒。
“要不要我把宋利叫来给你们示范一下什么叫尊卑有序?”
“抄完才能下课,哪怕天黑了,你们也得在这里继续。
”
这也太严格了吧?
要知道,《论语》作为必读经典,全文过万言,抄写五遍就是六万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