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地加入了内阁。
朱元璋不管儒家是如何传承的,他认为好的就用,认为不合适的就必须改革。
更何况,根据朱元璋刚才的指示,科举要改成一年一次。
经过朱元璋和他胖儿子朱标的长时间商议,最终决定下来。
这不是意味着丞相制虽然被废除了,但换个形式又回来了吗?
这个念头一出,许多人心里都激动起来。
太爽了!
他只是工部尚书,但由于顶级朝臣大量流失,他意外得到了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所有阁臣加起来的权力也不过是原丞相权力的一半。
看似权力受到极大限制,实际上责任也轻了许多。
当然,还有配备的书吏。
对这次考试,大家都觉得挺不错的。
好家伙,科举可是三年才举办一次呢。
这虽然是对他们职权的一种削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也是一种保护吗?
如今,这权力竟然落在了阁臣手里?
他憎恨的是这个职位本身,而非某个具体的人。
他们的职房设在皇宫内,方便随时与朱元璋沟通。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许多人心中不安。
表面上看似新增一项四品职务,但实际上涉及事务繁杂,每个臣子都有过宰辅梦。
朝臣逐渐明白,李善长被杀仅因他担任丞相。
此事若成,参与者必能青史留名。
不久,关于内阁七人名单的讨论在朝堂掀起波澜,尽管非传统“清贵官”,但其品级和地位不容忽视。
七人收到圣旨后立即前往任职之所。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官员招录考试,章善接到圣旨时差点笑出声。
这些人虽未必擅长其他事务,但对局势洞察清晰,负责文字工作与跑腿。
不少官员因此眼露光芒。
朱元璋解释道,内阁直属皇帝,不受其他衙门管辖。
若有不服从者,会被处以极刑并迅速替换新人。
三司由对应地方官员兼管,众人对此次招考普遍满意,部分原因是未实现的宰辅梦得以以新形式重燃。
此外,七人中有四人为朱元璋的老臣。
这种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的方式令人兴奋,而职责包括审阅奏折、撰写建议及监督六部执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