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他身后的是宋利,手里还端着墨条和砚台。
这些东西都堆到了两人中间的小桌子上。
朱元璋拿起笔,铺开纸张,满怀期待地看着马皇后。
马皇后无奈地看着丈夫这轻率的样子,瞪了他一眼。
不过她明白这件事很重要,也就没有反对,只是语气带着不满说道。
“哼,现在不提后宫干政的事了吧?”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有点尴尬,他摸了摸下巴才开口说道:“哎呀,那都是我一时冲动说的气话。
当初我们刚起兵时,好多事还得靠你出主意呢!我只是想给子孙定个规矩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看着朱元璋难得服软的样子,马皇后笑了笑,在他肩上轻轻捶了一下,然后开始讲述胡惟庸跟她提到的事情。
马皇后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出身名门。
当年朱元璋能娶到她,可以说是高攀了。
从小她记忆力就好,这些年对政务和国事也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平时她给朱元璋留足面子,让他随心所欲,但从不插嘴。
今天难得认真讨论正事,她侃侃而谈,毫无保留。
朱元璋一边听一边飞快地记录。
听着听着,他越写越激动。
天哪,还有这样的制度!
这简直是太好了!光是想到这一点就能让自己和胖儿子轻松许多。
表面上看,这只是多了个内阁预审的步骤,但实际上,内阁会根据奏折内容将事情分成轻重缓急几类。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不必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而且,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建议,却能大大减轻他的负担。
很多事情他独自思考时,往往需要费尽心机才能想出办法。
可一旦有人给出一点提示或建议,对他而言就如同抓住了一根线头,顺着这条线就能轻易找到解决之道。
这样的结果让他十分满意。
其次,这件事对朱元璋来说最大的益处在于权力的分配。
虽然马皇后没有将胡大老爷关于阁臣安排的所有想法都告诉朱元璋,但朱元璋怎会猜不到?
所有阁臣均为四品官职,各自分管不同的事务。
对上,他们只有建议权,只能呈递条陈,无法做出最终决定;
对下,他们只有监督权,只能上传下达,不能干预六部及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