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尤其是这次六部和百姓中无人不说考试公平。
”
“最难能可贵的是,选出来的人来了就能干活,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
“这一点很好。
”
“你觉得这事以后还能不能多搞几次?”
胡大老爷见朱元璋根本不提自己差点过劳死的事情,心中暗叹。
不过,他今天确实做得有点过了,再继续可能会显得不知轻重。
所以,他顺着朱元璋的话往下说。
“如果要将此事作为常例,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首先,陛下得确定谁能参加这个考试。
”
“要是只有有功名的人能报考,那什么样的功名算数?”
“要是所有人都能报考,那岂不是跟科举冲突了?”
“毕竟有了这样一个考完就能授官的考试,很多人可能就不去科举了。
”
“这对朝廷来说,可不只是多一场考试那么简单。
”
朱元璋听完默默点头。
没错,考试远不止是考试。
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在突然间开辟了一个“上升通道”。
这对某些官员和士林中的人可是不太好了。
科举制度已有千年规矩,本已稳固。
突然出现新式上升通道,让这些旧势力难以接受。
朱元璋询问时,胡大人并未直接提出建议,而是先强调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此次招聘未考虑六部平衡及品级差异。
无论是八品还是九品,都采用相同考试与流程。
这种做法显然不太合适,需进一步商讨。
”
“未来若再次举办类似考试,应明确职位数量及品级安排。
各部是否统一考试,或自行组织,都需要慎重考量。
”
朱元璋点头表示理解。
胡大人的提问并非小事,涉及敏感的品级分配。
同一考试,不同品级结果,这不符合常理。
胡大人见朱元璋未作回应,便先行告退。
刚从谨身殿出来,就被一个小太监拦住,说是马皇后召见。
胡惟庸边往坤宁宫走,边心中疑惑,不知皇后找自己有何事。
朱元璋虽常说后宫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