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话虽让人意外,却也无可厚非。
毕竟只是想要效仿胡大人报效国家罢了,也不能说成是结党营私。
更何况,像这样的年轻人,恐怕送上去都会被认为资历尚浅。
礼部尚书张筹对刚离去的方孝儒评价颇高,但很快他就陷入了尴尬。
短短半个时辰,三人的面试便结束了,这让张筹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皇帝还在后堂看着。
而另一边,朱元璋看到方孝孺离开后,意识到礼部的面试已经结束,感到十分意外和不满。
他命令宋利去调查为何礼部如此冷清。
朱元璋的强势指令让宋利不敢多言,立刻安排锦衣卫去查明情况。
与此同时,礼部官员们因为皇帝突然造访而紧张不安,只能不断提供茶点伺候,却无人敢询问究竟。
当然,身为礼部的实际负责人,别人或许可以回避,但张筹却不行。
他只能一脸愁容地坐在旁边。
那种感觉,就像坐在针毡上,又像喉咙里卡着鱼刺,背后还像被芒刺扎着一样难受。
还好不到半个时辰,张筹的救命恩人毛骧终于出现了。
“参见皇爷!”
朱元璋看着急匆匆赶来的毛骧点点头:“说说,查得怎么样了?”
毛骧看了一眼端坐着一言不发的张筹,见朱元璋没有其他表示,这才开口说道:
“皇爷,经我调查,这件事的根源还在胡大人身上。
”
“据暗探对现在正在其他部门参加考试的学生直接询问,这些学生都表示,他们之所以不报礼部,就是怕今天的面试有胡大人在场。
”
“之前科举考试和招官考试中的两次笔试,已经让这些学生对胡大人的名号心生畏惧。
”
“所以,他们宁愿去别的部门竞争,也不愿在礼部遇到胡大人而落败。
”
“这是暗探的谈话和询问记录,请皇爷过目!”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记录,双手递给了宋濂,再由宋濂呈递给朱元璋。
看着手中白纸黑字的记录,以及毛骧刚才的话,朱元璋顿时哑口无言。
他粗略翻了几页后,无语地看着毛骧问道:
“为什么惟庸的名声会这么差?”
“惟庸也没做什么招人怨恨的事啊。
”
毛骧苦笑着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