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胡大人喝了两杯茶后,朱元璋手头的事才告一段落。
他看着胡大人自顾自让宋利送上点心,忍不住皱眉。
“惟庸,今日特意来找朕,可是有何要事?”
胡大人点点头:“确有一事需陛下决断。
”
“这次考试定在何时合适?毕竟天下之大,各地考生进京也需要时间,但若间隔太久,又会影响朝廷运作。
”
此事重大,臣不敢擅专,请陛下定夺。
”
朱元璋听后恍然大悟,难怪胡大人来找他,这事确实不便由旁人决定,最终还是要靠他的圣旨昭告天下。
他沉思片刻,犹豫地说:“惟庸,不如定在三个月后如何?”
“以八百里加急传旨,给学子们一些准备时间,三个月应当够了。
”
胡惟庸微微拱手。
“既然如此,请陛下尽早下旨。
”
“礼部那边熟悉流程,学子们的确需要时间准备。
”
显然,胡惟庸对考试的具体安排并无太多想法。
老朱说何时便何时,我无所谓。
朱元璋看着胡大老爷满不在乎的模样,无奈地摆手示意他离开。
见到这种散漫的人就厌烦。
虽然办事顺利,茶点也享用过了,但胡大老爷确实不想久留宫中。
随意拱手告退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到胡大老爷那副如在自家般张扬的背影,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轻笑几声,继续埋头工作。
次日,朱元璋下达的圣旨正式公布,朝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基层官员。
各地人士闻讯纷纷赶往应天府。
教坊司内,方孝孺笑着问胡大老爷:“胡相公,我虽已入职但无品无级,能参加此次选拔吗?”
胡大老爷一听就明白方孝孺的想法了。
显然对方认为教坊司职位低微,不是正经官职。
胡大老爷意味深长地盯着方孝孺,让对方感到不安。
其实他在思考,方孝孺一向是正统儒家**,为何现在也想绕过科举直接做官?
------------
对于方孝孺想参加选拔考试的想法,胡大老爷并未阻止。
他将方孝孺带到报社,又安排到教坊司,不过是念及从前同游青楼的情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