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从中层选拔补充即可。
但若是大量基层官员被处理,那就棘手了。
去哪里快速找到足够的人才填补空缺?即便新人上任,也需要时间适应工作流程,看似只需动动嘴皮子,实际上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规矩,新手贸然接手必定引发混乱。
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百姓。
经过一番劝说,朱元璋勉强答应不再加重处罚,但违法者必须依法惩处。
朱标对此表示认可。
随后他们讨论起今日的核心议题——李善长。
韩国公府已被查抄,经核查发现,李善长确实**严重。
仅此一点便足以判他**。
此外他还侵占良田、结党营私,罪行累累。
不过父子俩要考虑的是“法律不外乎人性”的原则。
李善长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老臣,这份情谊难以忽视。
虽然朱元璋表面沉默,内心却有所触动。
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如何处置李善长及其家人还需他裁决。
朱元璋久久未语,最终缓缓开口:“李善长确实有功于朕。
”
“然而,他误入歧途。
”
“所以,该杀!”
“赐鸩酒吧,让他走得从容些。
”
“不过,留他一个后代,男丁流放,女眷送入教坊司。
”
朱标闻言默默点头,心底终于舒了一口气。
至少这结果比他预想的好得多,甚至一度以为父皇会直接下令凌迟李善长。
作为朱元璋最亲近的人,他对父皇痛恨李善长的程度再清楚不过。
然而,如今一切尘埃落定。
李善长案,终于结束了。
锦衣卫诏狱中,李善长独坐牢房,凝视着透过拳头大小气窗洒进的几缕阳光。
唯有此时,他才能如此平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
从布衣出身到封爵国公、位列丞相,再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他这一生不可谓不波澜壮阔。
即便后世毁誉参半,李善长也注定会在史册留下一笔。
这般想来,也算不虚此生。
可反观自己,虽功业显赫,却落得如此结局,又何谈成就?
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昔日得意门生同样做过丞相,如今却能肆意饮酒作乐。
昨日锦衣卫的低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