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甚至得意地认为,有了这样的神物,还有谁能攻破大明的城门?
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激动,这混凝土真是了不起,其作用远超想象,称其为神物毫不夸张。
满怀热情的朱元璋回到宫中后,立即让宋利去请胡大人。
他无论如何都要立刻见到胡大人。
毕竟,胡大人无声无息地被调到工部不久,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惊喜。
不给予嘉奖实在说不过去。
同时,朱元璋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忽然意识到,这两年胡大人的功劳其实不小。
单说土豆这一项贡献,就已经是极大的功绩。
其余工作中的成绩相比之下似乎都逊色几分。
但仅凭土豆这一项,朱元璋却难以准确衡量该如何奖励。
如今,胡大人在不知不觉中再次靠近权力核心。
若丞相之位不废除,几年后胡惟庸很可能会成为争夺丞相之位的强有力人选,而且是其他人难以超越的那种。
这样一个屡建奇功的人,确实难以忽视。
朝廷赏罚若不分明,必定会引起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臣子都会团结一致支持胡大人。
朱元璋今日若对胡大人的功劳置若罔闻,日后他人又该如何自处?这关系到皇上的威严。
想到此处,朱元璋亦觉头疼。
恰在此时,胡大人步入谨身殿。
朱元璋挥手免去虚礼,开门见山地问:“惟庸,你屡建奇功,朕十分满意。
只是现下有个难题——该拿什么赏你?这里没有外人,你说说,想要何等封赏?我们一起商议,可行之事立刻办理。
”
胡大人听后心中一惊,暗忖这老朱莫不是又要玩花样?想起过往,他对这位皇帝既敬佩又畏惧。
虽则朱元璋出身寒微打下江山,却也难掩其刻薄多疑的性格。
于是他谨慎观察朱元璋的表情,随后诚恳地回答:“陛下若是真心,臣确实有心愿。
”
朱元璋听后神色微变,脸上的笑意稍减。
若非胡大人眼力好且熟知朱元璋,几乎察觉不到他的异样。
看来老朱依旧小气得很。
然而朱元璋仍挂着笑说:“惟庸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既然让你直言,便是真心要赏你!”
“只管畅所欲言,即便有不当之处,此地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