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见识与古文功底突飞猛进。
如今的他,自称大家并非虚言。
虽在对四书五经的研习上不及那些老学究,但在诗词歌赋、史书杂谈方面,他无疑跻身当世顶尖之列。
因此,连胡大老爷都觉得此次诗会水准颇高,旁人的兴致自然更加高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胜过一个平庸之辈并无值得夸耀,唯有在强者林立的场合脱颖而出,方能彰显真才实学。
随着时间推移,众人的热情愈发高涨,许多人沉思良久后,终于提笔挥毫,写下自己的佳作。
而原本在一旁悠然自得地抱着儿饮酒品菜的解缙和方孝儒,此时也有些坐不住了。
两人对自己的才学颇有信心,尤其是胡惟庸已明确表示不会参与的情况下,他们更是跃跃欲试。
“陈兄,这热闹越演越烈,你真不打算参与一下?如此盛事,若只是旁观,只怕日后会心有不甘啊!”解缙笑着劝道。
胡惟庸却毫不犹豫地摇头:“不去!”
“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不去,那就肯定不会去。”
“至于写诗嘛,只要这本事还在,还怕没机会展示?”
“再说了,我不去,对你们也有好处,这不一开始就少了个强劲对手?”
“多好的事儿,对吧!”
胡惟庸的回答风趣幽默,解缙和方孝儒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燃起了一股斗志。
‘陈兄不参与,那胜负可就难料了!’
说白了,对于这两位已经亲眼见过胡惟庸即兴作诗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胡惟庸这个“犯规级”的选手不参加,其他人,不管是谁,他们都有信心上去一较高下。
毕竟都是热血未凉的年纪,谁不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呢?
更何况,今天不仅能扬名立万,还能抱得归!
而且,作为傲骨天成的少年天才,这哥俩未尝没有借此机会一较高下的心思。
于是,两人各自占据一张书案,一边凝神研墨铺纸,一边暗暗构思起诗作来。
他们这一举动,让原本陪在桌旁的姑娘们显得有些尴尬。
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若是想转移目标?
扭头一看,嚯!
这位被两位恩客称为“陈兄”,又被润娘恭敬地称为“韦老爷”的神秘客人,此时哪有心思搭理她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