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并撒出去,正好!”
“……”
看着这群人情绪激动的样子,终于有个聪明人站了出来。
这位仁兄并非想炫耀什么。
他只是不想看到几位关系亲近的朋友稀里糊涂地吃个大亏。
毕竟,这件事,那位胡大人,可能还真没乱来!
“各位兄台,如果你们因为没考好抱怨一两句,我并无意见。”
“但如果你们要骂胡大人,还要去找胡大人,那我奉劝一句,大可不必。”
“这题,虽然刁钻了一点,但却是实打实的经义题。”
“只不过在科考时,蹲在号房里,诸位未曾想到而已!”
(本章完)
------------
人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哪里是那么容易说得通的?
明明出来劝说的考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对了。
刚刚跳起来要跟胡惟庸同归于尽、告御状的学子,这会儿眼珠子都是红的,看着对方道。
“怎么的?”
“就你聪明?”
“这种题,你给我解释解释,怎么就叫正经了?”
“难不成,你读的书都是在青楼读的不成?”
之前发言的学子此时满脸冷意地看着对面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学。
可既然对方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的水平并且辜负自己的好意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行,既然你真不怕丢脸,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此题,乃最正经不过的截搭题。”
“君夫人一词,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
“而阳货欲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
说到这,这位本身显得有些过于温和的学子,毫不客气地盯着对面冷汗都出来了,半句多话不敢说的学子道。
“两句都是出自《论语》,而此书谁敢说自己没学过?”
“圣人之言、必阅之作,谁敢断言这其中选出的题目有失体统?”
“确实,胡大人这次耍了个花招,他从一句话里挑出了三个字,硬是凑成了一道题。”
“但那又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