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
胡惟庸并未多想,只当这傻小子不懂事,便真的为胡馨月和朱棣互相介绍了一番,并让二人互相见礼。
然而,胡惟庸这次却看走了眼。
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爱情与婚姻的力量。
为何古代会有“一见钟情”这个词?那是因为,尽管这个时代的男女大防尚未达到明中后期那般严苛,但实际上依然颇为严格。
因此,年轻的男女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相遇,便可能一见倾心,念念不忘,这并非玩笑话。
显然,此刻的朱棣已经对胡馨月产生了兴趣。
他并没有其他复杂的心思,只是觉得这姑娘“太特别”了。
而且,她的身份、出身,似乎天生就与他相配。
至于能否正式娶她为妻,暂时还不得而知。
但正值青春年少、荷尔蒙爆棚的朱棣,眼中已经看不到胡惟庸了。
他此刻只有一个想法:“我得跟这姑娘聊聊!”
朱棣本就不是扭捏之人,既然想与胡馨月多聊几句,便直接开口道:“胡姑娘,本王有一问,你方才说要做一女性,那究竟何为女性?”
面对这位藩王,胡馨月并未感到太多畏惧。
多年来,胡家在胡惟庸的庇佑下过得颇为顺遂,尤其是她这位常去胡府的小侄女,跟着胡惟庸见识了不少世面。
因此,当朱棣发问时,她毫不避讳地直视着他的双眼,坦然答道:
“回燕王殿下,女子首要看重的是人格。
若连自己都不珍惜,将自己视为娘家或夫家的附庸,那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其次则是经济,最好能掌握一些属于自己的产业,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保障未来子女的成长。”
“唯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女子。”
朱棣听她这番谈吐,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
“照你这么说,怕是很难实现吧?”
胡馨月微微一笑,轻轻整理了一下耳边的发丝,柔声答道:
“确实不易。
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子,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但民女有所不同。
虽无诰命、品级,也无封号、爵位,但因大伯是陛下的心腹,民女即便将来嫁入夫家,凭借大伯的支持,获取些许经济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人格,最终还是得靠民女自己。
若不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