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到政府搞大会战抗旱,下到老百姓自己挑水抗旱。能救一棵庄稼,是一个庄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里能做的,就是求雨。
虽然外人会说,这是封建迷信一类的。
不过当地的求雨多为请人唱皮影戏,亦或是敲敲打打唱辽西木偶戏,打辽西太平鼓。
有的时候,旱灾特别严重,几个村子会聚在一起,搞社火,扭秧歌,亦或是一边扭着秧歌一边打着辽西太平鼓游街串巷,求雨。
在柴米的印象里,求雨一直是主旋律……
十年九旱的辽西,基本上年年求雨。搞的节目也很多,求的神仙也挺多的。诸如龙王、李娘娘、马王爷的生日、灯神、雨神、王母娘娘,有时候也会求一下九天玄女。
当地的风俗和很多纯汉族文化的风俗不同,拜的神也不太一样。既不同于道家文化,也不同于佛家文化,它有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
主打一个文化融合。
像喀县最着名的天成观,一边供奉了三皇(伏羲、黄帝和神农),一边又供奉了玉皇大帝。一边供奉了三官殿(天官、地官、水官),一边又把全真七子也顺带给供奉上了。当然了,在三皇庙里,正中供奉的并不是伏羲和黄帝,而是药王孙思邈……而三官殿里的三官天地水官平时坐堂,当到了求雨时节,人们就把三官换个位置,把龙王请出来,供奉上去。
等到了风调雨顺,太平长安的时候,观里摇身一变,再次把药王孙思邈给请下来,把九天玄女娘娘请上去。
所以,喀县的崇拜体系比较复杂,又比较务实。
谁更有用的时候,供奉谁。
像三家村的村子最东边就有个小庙。其他村子也有庙,里边供奉的神像可以说的上是各有千秋。三家村供奉的主位是斗姆元君,其余两个是灵山老母和强巴大佛。
主打一个外人来人直摇头,根本看不懂的状态。
其实像这种情况,当地很普遍。斗姆元君是道教,灵山老母是佛教,强巴大佛是藏传佛教。
在这里,几种文化并没有冲突起来,反而一起存在了,还特别融洽。
当然了,如果天气大旱,求雨的时候,也会重新把龙王放在正中……
当然了其实不求雨的时候,也唱点正常的皮影戏。诸如七月七的时候唱喜鹊影,有钱人过寿唱祝寿影,中秋节的时候唱月饼影。
柴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