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下去吧。有空啊,你去看看冯铨。安慰安慰他”
朱由检抬起右手,向外挥了挥,示意魏忠贤可以走了。
魏忠贤缓缓站起身,双手抱拳。倒退着走出东暖阁:“老奴,告退。”
朱由检继续观看,下面的卷子。
这个士子名叫倪元璐。
[学员认为,奴酋皇太极率领大军,绕到蒙古科尔沁部,杀到北京城下。陛下可以全城戒严,像天下发布勤王令,招天下忠贞之士勤王。]
[皇太极远道而来,粮草必然补给困难。坚守半年的时间,皇太极因为粮草短缺而被迫退兵。]
[到那时,陛下可以派出一员大将。率领精锐骑兵追杀,必定能大胜。]
朱由检看完他的卷子,表情有些动容:“有点东西。”
倪元璐这个士子,还是有点真才实学。
“王承恩。这个倪元璐,进士一甲...状元。”朱由检想了想,语出惊人道。
他是这么考虑,治理天下。还需要文臣,也就是读书人。
但是,他和东林党是撕破脸皮。换句话来说,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士子,是不能在用了。
北方省份的读书人,还是可以用。可以拉拢一匹。
王承恩回过神来,伸手接过这份卷子:“是,皇爷。”
第四份卷子,士子的名字是陈新甲。
朱由检喃喃自语:“陈新甲?”
[学员认为,皇太极绕道蒙古,攻到北京城下。陛下可以以守为攻,在攻城战中消耗建奴八旗兵的兵力。等到时机,建奴强攻一个月,士气必然由盛转衰。这是可以派出,一员精锐大将。率领京营兵马,夜袭敌营。一战定乾坤。]
这个名字很熟悉,朱由检回忆起来。顿时恍然大悟。
这个陈新甲,在后世小有名气。是一个倒霉蛋。
崇祯想要和清廷皇太极“私下议和”,但是又放不下面子。授意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去暗中和皇太极议和。
皇太极这边,也是想要迫切的议和。好削除其他贝勒的势力,收回兵权,避免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谁知道,议和的事情传了出去,朝野震动。
陈新甲的能力,不用怀疑,但崇祯的政策摇摆不定,又不想承担责任,坑死了陈新甲。
原主崇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杀了陈新甲,作为替罪羊。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议和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能够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