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她又该如何?
若是不想落到和苏明嫣一样的下场,就要继续笼络人心,扩大自己的队伍,让自己的背后站更多的人,施恩于这些宫人们,让他们都感激自己,就算日后自己落难了,他们也不会落井下石。
想到此,她觉得有必要对自己宫里的宫女和小太监们再好一些,这些贴身之人就是她的左膀右臂。
……
晌午,紫宸殿。
沈映阶看着靖国送来的东西,气得将那册子摔在了地上,金线装订的册页哗啦散开,露出里面工整的墨迹。
沈映阶怒道:“好一个靖国!这靖国都不知道怎么显摆好了,不过就是出了一个会写诗的酸儒,整日送来给朕看,有什么了不起……”
册子在地上摊开,露出最新的一首诗:《春日望庆京》。字字句句看似歌咏两国交好,实则暗含讥讽,将大庆国比作春日里即将凋零的残花。
暗中讽刺大庆国文风凋败,已经许久没有出文坛泰斗了。
蔡宝跪在一旁,额头贴着冰冷的金砖,不敢抬头,也不敢去捡地上的册子。
蔡宝:真是要了老命了,怎么每回皇上不高兴的时候都是我在跟前伺候!
他跟随在沈映阶的身边,深知这位年轻君主最恨别人轻视大庆国的文治。因为沈映阶自己作诗就不大擅长,所以更怕旁人提及短处。
自先帝驾崩后,靖国便屡屡以诗文挑衅,最近更加频繁,今日这首更是明目张胆。
沈映阶站起身,揉了揉眉心:“蔡宝,你去告诉翰林院的人,让他们开始写诗,写不出来好诗,这个月的俸禄不用发了!”
他拿起桌子上的几本诗集:“瞧瞧这诗集,最新的一本还是一年前出的,大庆国的文人这么多,还做不出来几首像样的好诗了?!”
蔡宝忙下去传话,将皇上对诗句的要求说给翰林院的人听。
蔡宝刚满头大汗地回来,就瞧见太后身边的几个宫女正站在紫宸殿的门口。
蔡宝心头一跳,太后这是派人来监视皇上?
蔡宝:皇上和太后娘娘的关系不好,我就当没看见,她们最好也没瞧见我。
蔡宝装作若无其事地从几人身边走过,却听见为首的廖嬷嬷轻声唤道:“蔡公公留步,劳烦蔡公公通传一声。”
蔡宝心中一凉,这是躲不过去了,他只好转身,脸上堆满笑容:“廖嬷嬷有何吩咐?”
廖嬷嬷笑道:“太后娘娘请皇上过去福寿宫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