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鲁信健笑道:“水生,还不快谢谢县令大人?”
水生急忙跪下:“草民、草民……谢谢县令大人。”
“起来,你以后,也叫我谢大哥。”
谢正阳放下水芹,招呼红杏和大牛:“把水芹和水生,带回去,让水芹和春桃在一起玩。大牛,以后让水生跟着你。”
红杏点头,抱着水芹,上了马车,拿东西给她吃。
袁子威揉了揉眼睛,从仆从手里,要来两锭金子,交给鲁信健:“这点钱拿去买粮食,继续接济灾民……”
鲁信健一愣,抱拳道谢。
这两锭金子,能换上万斤粮食。
谢正阳说道:“鲁大人,我们约定的,今天召集各村长族长乡长开会,安排好了吗?”
“都已经安排了,就等着谢公子。”
“那很好,我们一起去吧。”
沅陵县的县衙里,来了五六十人,都是本县有威望的村长族长和乡绅。
谢正阳一一问好,说道:“今天请大家来,是商量安民之道的。秋季耽误的农田,现在来不及种植了,所以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挣钱买粮食,保证大家安全过冬。
我了解过,秋季黄麻,本县还收了不少。你们回去以后,立刻组织村民,整理麻丝,送来县衙。
我们大力收购麻籽,一斤上品麻丝,换一斤粗粮。当场兑换,童叟无欺。”
村长族长们大喜过望,纷纷说道:“麻丝倒是有,家家都有几百上千斤。可是,谢公子有这么多粮食吗?”
麻丝不值钱,强盗都不抢。
所以沅陵县秋季的麻丝,还是充足的。
谢正阳点点头:“我暂时,的确没有这么多粮食,所以要限定一下,每人每天,只能换五斤粮食。我们按照齐民编户上面的户口人数,进行兑换。大家来的时候,记得带上验照。”
验照,就是户口本、身份证。
谢正阳又说道:“还有,我需要一批女工,去纺织厂干活。十二三岁以上的,都可以。优先安排那些孤儿或者孤寡单身女子。因为乱世之中,她们最容易饿死。”
鲁信健说道:“谢公子,我已经招了两千人,有男有女。本县的孤儿,基本上我都收了。”
“这么多呀。”
谢正阳有些头大:“暂时,怕是用不了这么多人……”
鲁信健说道:“谢公子,麻丝需要整理,做成麻线,再织布,这里面需要很多人的。本地的麻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