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邵梅花身边扶着她坐下,两人就坐在灶膛前烤着火“生了,上个月生的”
邵梅花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这是给孩子们的,你收下,一点小心意,可不能觉得我给的少了”
林知夏没有拒绝老人家给孩子的一片心意,接过来放在大衣里面的口袋里“怎么会呢,我啊,替他们谢谢你”
邵梅花站起来没说话就进了屋子,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三条手工羊毛毯。
“我不知道他们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就做了三条男孩女孩都能用的羊毛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林知夏接过手工羊毛毯,心里很感动,古泰一家不仅救了她也救了她的孩子,而且救回来之后还精细的照顾她一段时间。
毯子的质地蓬松而厚实,手指按下去时,羊毛纤维像活物般轻轻回弹,带着草原上晨露未干的湿润感。
凑近了看,毛色并非单一的纯白,而是由浅灰、米黄、浅褐交织而成,这是牧人特意挑选的混色羊毛,说是“像天山融雪后的草地,有春天的颜色”。
最动人的是毯面上的花纹:用藏青、砖红、墨绿三色毛线手工锁织,图案是传统的“巴旦木纹”——巴旦木是南疆的果木,果实饱满坚硬,象征着“生命如坚果般坚韧,内核甜蜜”。
花纹从毯角蔓延至中央,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花,每一针都带着细微的弧度,仿佛能看见邵梅花坐在房间里,借着酥油灯的光,将羊毛捻成线、再将线织成毯的模样。
她的手指或许粗糙,却让每一根毛线都服服帖帖地趴在经纬之间,连图案的转折处都圆润得没有棱角。
毯子还留着淡淡的羊毛脂香气,混合着阳光晒过的味道。
牧人说,新剪的羊毛要在阳光下暴晒三天,再用盐水揉搓,这样织出来的毯子才软和、不蛀虫,孩子盖着不容易着凉
林知夏握着邵梅花的手,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邵婶子,我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他们都很健康,只是很可惜不能带来给你和古叔看看”
邵梅花拍了拍林知夏的手背“有什么好可惜,你刚出月子就带着孩子奔波来看我不好,等有机会了,我去看看他们也一样的”
林知夏没说她要离开了,在屋里没看到古泰便问道“婶子,古泰怎么不在家啊”
“去后山挖些草药了”
邵梅花咳嗽了两声“就是不知道你要来,要是知道我就让他今天别去了”
古宏利和陈默则是坐在堂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