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想要,那就给他。当然,前提是他要接拍蝙蝠侠的第二部……”
10月3日,最新的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采用的正是《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宣传海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还是最近几年,首部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电影,至于上一次,则是苏浩的《泰坦尼克号》。
标题是:从《泰坦尼克号》到《蝙蝠侠:侠影之谜》,苏式美学正在席卷全球,撰稿人是维多利亚·索恩。
“10月1日,苏浩的电影一经《蝙蝠侠:侠影之谜》上映,便引爆了整个北米电影市场。”
“电影摒弃了漫画的浮夸风格,用冷峻的视听效果(冷色调哥谭、低音提琴配乐)与哲学思辨,将超级英雄电影提升至人性寓言的层次。”
“它不仅重塑了蝙蝠侠的银幕形象,更给所有超级英雄电影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觉。”
“对于 一名最忠诚的DC迷,这更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
“……”
10月4日,在各方的炒作之下,《蝙蝠侠:侠影之谜》票房再创新高,达到了惊人的9184万!
电影首周末,票房2.6亿米刀!
轰——!
整个好莱坞都炸开了。
几乎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种被大船支配的熟悉感觉,又TM来了。
………………………………
【《蝙蝠侠:侠影之谜》为什么会这么火!】
【《蝙蝠侠:侠影之谜》为什么被称为诚意之作!】
【最好看的DC漫改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成功的十个原因!】
【从《蝙蝠侠:侠影之谜》中,看苏式美学】
……
俗话说,当一个人成功以后,他放屁都是香的。
这句话放在电影身上也是如此。
一部好的电影大爆以后,就会吸引无数的人对他一帧一帧的分析,然后发表各种影评。
俗称,蹭热度。
越来越多的讨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多,电影的评分和口碑也收到影响开始下滑。
但是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尚且在苏浩的接受范围之内。
北米次周末,《蝙蝠侠:侠影之谜》再收1.3亿票房,傲视整个十月票房排行榜。
加上之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