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否则就算八歧大蛇没搞出事情来,东京也面临着极大的陆沉风险。”
赵青随手掏出个对讲机,进一步详细分析道:“单是即将迎来的超级台风天与元素乱流引发的特大暴雨,便很可能摧毁这里的一切。”
“怎么说?”施夷光问。
赵青解释道:“东京原本就是一座多雨的城市,它先进的排水系统可以在24小时内排空20亿立方米的雨水,靠着这套先进的排水系统,这座城市迄今为止还没有变成一个巨型的泻湖,但再强大的排水系统也有极限。”
“在鬼齿龙蝰的啃食与超常的降水双重打击下,铁穹神殿,东京排水系统的最后一关,必然无法继续承受,因为地下的蓄水空间太大,这里的地基本就不怎么稳固,东京的很多区都会随之陷落。”
“简单的来说,东京会变成大海的一部分,东京湾的范围会大扩张,海岸线会延伸至现在崎玉县的位置——毕竟,这里本是‘高天原’的所在地,后者在一场海啸中滑向大海的同时,也重创了原先的地质结构,沉积层的液化远比专家的预估更深入。”
“文明本质上是记忆的载体。”
施夷光表示理解:“从神田川到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每次升级都在修补前人的设计局限,但地层构造的慢性崩坏从未停止。这次陆沉,或许可以说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
“更准确地说,是冗余度耗尽。”赵青微微一笑,回道:“江户时代的地下水脉能自然调节70%的降水,现在这个数字不足3%。所谓先进排水系统,不过是给垂危病人插上的呼吸机。”
“人类总在重复昨天的解决方案,却对明日的危机视而不见。”
“关东平原本就是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陆地,可R本人却在此建造了全球最密集的都市圈,在活火山口旁堆砌金融中心,把核电站建在断层带边缘。故而终究有此一劫。”
“一万年前,当究极言灵在高天原被释放,大地震动,从九州岛到本州岛,所有的休眠火山都喷发出岩浆,把黑夜照成白昼,十级地震激起的巨浪首先冲击中国和韩国沿海,几个小时后袭击了海参崴。”
“一天之后潮峰抵达北美洲,加州沙漠都被海水淹没。百米高的潮头冲破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在北冰洋的冰壳上激起冲天的水花,冰壳破裂,数千公里长的裂缝横贯极地。”
“万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末日浩劫,极有可能在文明尺度再次上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