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了,关于北狄向大渊俯首称臣的事宜。
也只差吉珠的弟弟吉明前来这京城接受大渊皇帝刘冬阳的受封,他们便可和北狄王吉明一起返回北狄了。
一个月后,徐文君如期出色的完成了刘冬阳安排给他的任务,他将北狄王吉明按期带到大渊的京城完成了藩王的册封典礼。
北狄王吉明很自然的在修改的奉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同时接受了大渊皇帝对他的一系列藩王权力的赐封。
对于北狄归属大渊后,大渊需要对北狄官民庶务的办差方式,则需仿照大渊王朝的庶务处理方式进行相应的革新。
以及北狄军营的庶务及士兵训练情况,必须每月上报给大渊兵部考核。
边境管理及互市的相关细则问题的处置,刘冬阳也与吉明进行面对面的商榷。
最后皆以公文的方式,由两国君主签署了确认意见,并盖上了国玺,以表两国君主对公文内所提及内容的重视程度。
对于北狄内部势力叛乱的潜在凶险问题,大渊皇帝刘冬阳也直接爽快的答应给予军事力量的支持。
为更好的帮助北狄王处理好北狄内部叛乱问题,刘冬阳与一众大臣商议后,决定封姬云衡为平北大将军,由其负责平定北狄内部的叛乱问题。
对于北狄境内的所有庶务管理,皆由其进行协助北狄王吉明进行管辖,任期为五年,在此期间朝廷会给予他五万兵马支持他办事。
同时指派三名副将协助其处理相关庶务,朝廷也会每年安排监军对他的差事督办情况进行常规巡查五次。
五年后他需要按照任命圣旨要求携妻儿返回京城,重新接受朝廷对他职务的安排,与此同时朝廷会选派新的平北大将军前往北狄接管他需处理的所有差事。
姬云衡明白朝廷及刘冬阳的顾虑,毕竟北狄能归大渊管辖,实属不易。
对于朝廷派驻到北狄管理庶务的官员,也不可能一辈子不换,这既关系到朝廷对北狄的掌控是否能长久。
也是防止他这个平北大将军与北狄王沆瀣一气,对抗大渊皇帝的管制的最好方法。
最主要的是,朝廷担心一个将领在北狄掌控的权力过久,会大大增加他独霸一方的危险。
在国家安全与大义面前,他姬云衡永远都要先考虑先君臣,后兄弟的原则。
他也十分清楚,刘冬阳这样做也是在间接的保护他不被大家再次暗害,所以姬云衡对于朝廷和帝王的安排没有任何议异。
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