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生,待遇真的堪称优厚,这么讲吧,只要你考试过关,基本上就是衣食住行全部免费,甚至就连你生病了,都能享受免费治疗!
没钱赶考?
在大唐不存在,因为朝廷提供旅途补贴!
只要你不学人家有钱人胡吃海喝上青楼,绝对够你走到长安参加考试。
但那是县学生!
对寻常百姓来讲,仅仅是蒙学这一关就能要半条命。
读书,书本不要钱?束修不要钱?一个正能吃的半大小子脱产读书难道不是钱?真要是那个料也还罢了,多少能学点本事回来,可要不是那个料,读几年什么名堂都读不出来,那才是真坑。
但如今陛下和朝廷出了这笔钱!
长安南城,几乎是只要你愿意,你家的孩子就可以去读书。
“陛下万岁!陛下圣明——”
这种呼声尘嚣日上。
当今大唐最火热的媒体大唐晚报更是一连十几篇文章,都在热烈地歌颂着当今陛下的恩德。坊间更是有无数的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着当今陛下为了让天下人有书读,是如何节衣缩食,甚至连皇后娘娘都不舍得置办一件长裙的。
总之,纷纷扰扰。
在某些人有意无意的推动下,李世民的声望空前高涨。
……
“崔兄,我们好像上了别人的当啊……”
郑家的茶楼上,郑瑜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些时日,他和崔泓两人暗中奔走,为朝廷出台的国债政策推波助澜,很是出了一把力。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唐推出的百万贯国债,全部顺利售出。
也让朝廷的很多举动有了足够的底气。
就比如这次推出的四十九所小学。
“那些土包子,若是人人都能读书……”
他眉头紧蹙,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崔泓见状,淡然一笑。
“郑兄,稍安勿躁,你我都是读书人,读书是那么好的吗?就凭外面那些泥腿子,要学识没学识,要资源没资源,你就算是扔给他们几本,让他们识得几个字又能如何?”
说到这里,他提起一旁煮沸的水壶,不紧不慢地给郑瑜冲上一杯新茶。
“郑兄,稍安勿躁,来,不妨先尝尝这茶叶如何,这是我托人从长安县公府上新得的雨前龙井,据说这是茶中极品,就连我们那位陛下都没有多少存货……”
郑瑜迟疑着端起茶盏,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