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太后忍俊不禁,笑着说:
“摄政王一脚将其踹死。”
群臣神色呆滞,这般羞辱的举动,应该洞穿了北莽朝百万雄师的信念。
陈太后抬高嗓音,字字顿顿道:
“此战,一来摄政王神威盖世,二来摄政王率领锦衣卫精锐齐力横推主战场,诛杀蛮夷无数;三来各地将士们奋力杀寇,人人都斩获蛮寇首级,在残酷战场上一雪前耻,壮我国威!!”
“此战真正做到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华夏神州的武庙里,摄政王应居首位!”
“此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群臣相继躬身,发自内心地敬服。
这样的惊天功绩,扼杀一切杂音。
纵然一些痛恨权臣骂他弑帝的官员,也不得不低下头颅,心甘情愿地称赞摄政王的功绩。
这时,陈太后掀开帷幔,她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诸位,倘若世间没有摄政王,国事会如何发展?”
“国运之战,中原只能拿出四十万精锐,还包括锦衣卫在内,留守各地的兵马虽说有血性能战,但从未参与过对外战争。”
“而大乾立国之初,朝廷能拿出八十万精兵。”
“为什么会少四十万??”
群臣沉默不语。
太后娘娘缓缓说道:
“国力凋敝,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若无摄政王,凉州大地还在遭受蛮夷蹂躏,中原就像一个衰老的躯体,慢慢地消耗生机!”
“北莽有神剑,北莽有伪神,未来某一天,神州陆沉,生民倒悬,天下各地满目疮痍!”
“摄政王横空出世,让大地重焕生机,北莽几百年积攒的财富充入朝廷国库,整个草原都归属中原,再不需要巨量军饷抵御北莽,朝廷财银用于民生!”
“摄政王有功于苍生黎庶!!!”
柔和的嗓音渐渐激亢,当太后话音落罢,群臣思绪复杂,但凡能站上金銮殿,谁都能明晰太后的决心,只是不会点透而已。
倘若清君侧之后,贾环直接称帝,那便是篡权臣子,天下唾骂,后世鄙夷。
你可以用暴力解决一切,但你的子嗣传承呢?但浩浩荡荡的人心呢?
野心勃勃利欲熏心,无耻篡权。
然而,现在截然相反。
何谓顺合民意?
你不想上去,天下各业也要推你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