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武功不过小县,如何能与我清河崔氏相比,不过此人倒是不骄不躁,或许真有些本事。
三日后,刺史府的书房内炭火正旺。苏绰带着三位年轻人来到刘璟面前,他们身上的寒气还未散尽,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
"刺史,这三位都是下官在河东、京兆一带寻访到的才俊。"苏绰一一引荐,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第一位青年上前一步,抱拳行礼:"河东裴英起,拜见刺史!"他浓眉大眼,身形魁梧,说话时声如洪钟,腰间佩剑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第二位青年面容清秀,眼神锐利如鹰:"河东柳敏,见过刺史大人。"他手指修长,指节分明,一看就是常年执笔算账之人。
最后一位青年沉稳上前:"京兆韦孝宽,拜上。"他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站在那里如青松挺立,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刘璟仔细打量着三人,目光如炬。他忽然抚掌笑道:"好!既然令绰举荐,必非凡品。来人,取我弓箭来!"
侍从很快奉上一张雕花硬弓和一壶羽箭。刘璟指着百步外的箭靶:"三位不妨一试身手。"
裴英起率先出列,接过弓箭。他深吸一口气,拉弓如满月,三箭连发,皆中红心,箭尾的白羽在靶上颤动不已。
"好箭法!"刘璟赞道。
韦孝宽上前,他取箭的动作行云流水,五箭连珠而出,箭箭穿透靶心,最后一箭竟将前箭劈开!在场众人无不惊叹。
柳敏面露难色:"在下不善弓马..."
刘璟笑道:"无妨。"他命人取来算筹,"听闻你精通筹算,不如演示一番。"
柳敏眼睛一亮,手指在算筹间翻飞如蝶,转眼间便解出一道复杂的军粮调配难题。他思路清晰,计算精准,连一旁的崔昂都忍不住点头赞许。
刘璟大喜:"果然都是人才!"他略一思索,对裴英起道:"你去杨忠将军帐下效力,他性子油滑,正需要你这样的稳重之人辅佐。"
又对韦孝宽说:"你先跟随独孤信将军,他治军严谨,你定能学到不少。"
最后对柳敏笑道:"你就留在苏参军身边做副手,他日必成大器。"
三人齐声谢恩。裴英起浓眉一挑,忍不住问道:"刺史就不怕我等是庸才,辜负所托?"
刘璟意味深长地看了苏绰一眼:"我相信苏参军的眼光。"这句话让苏绰心头一热,更让在场众人明白了这位年轻记室参军在刺史心中的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