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险要,渭水环绕,若有人据险而守..."
刘璟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可能发生的叛乱场景。他忽然感到一阵寒意,仿佛看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在内部瓦解。
"好!"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就依军师之策。明日朝会,我便宣布此事。"
长孙俭长舒一口气,露出欣慰的笑容:"主公英明。此举虽可能引起部分将领不满,但为长治久安..."
"他们若有怨言,我自会解释。"刘璟打断他,语气坚定,"真正的忠臣,当理解我的苦心。"
夜深人静,送走长孙俭后,刘璟独自站在庭院中。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他仰望星空,心中思绪万千:"权力...真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用它来治理天下,又要时刻提防它反噬自身。"
"也罢,我刘氏集团早晚要上市..."刘璟握紧拳头,目光坚定,"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做吧。"
——————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璟一面整顿军务,一面派诸将扫荡关中各地的乱匪。杨忠率军清剿终南山匪患时,特意活捉了几个匪首,押回长安示众。高昂则在渭南一带横扫千军,所到之处匪寇闻风丧胆。
一个月后的清晨,长安右将军府内文武齐聚。晨光微熹,长安城尚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大将军府内却已灯火通明。府前侍卫肃立,甲胄森然,府内文武官员鱼贯而入,彼此低声寒暄,却又不失肃穆。
刘璟身着绛色官服,腰佩玉带,端坐主位。他面容沉稳,目光如炬,缓缓扫视堂下众人。待众人安静,他才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关中初定,百废待兴。今日召集诸位,是要重新整编军政,以固根基。"
堂下顿时鸦雀无声,众将皆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望向刘璟。只见他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朗声宣读:
"自今日起,长孙俭正式出任我军军师,唐邕为岐州刺史,元修伯为雍州刺史,魏收为华州刺史,崔季舒为豳州刺史,高翼为泰州刺史。"
被点名的五人立即出列,齐声谢恩。年轻的魏收激动得面色涨红,声音微微发颤:“末将……不,下官定不负主公重托!" 他心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数月前,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参军,如今竟一跃成为一州之主!
刘璟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了他一眼,随即继续宣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万大军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