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跑出来做什么?"
阿福微微一笑,灯笼的光照在他半边脸上,显得格外诡异:"陛下醉了,我出来...透透气。"他说着,目光投向远处黑暗中的信都城方向,那里隐约可见城楼上悬挂的人头轮廓。
夜风骤起,卷起地上的枯叶。王泰突然觉得,这四五万大军看似声势浩大,却像建在沙地上的楼阁,随时可能崩塌。而那个总是低眉顺眼的阿福,此刻眼中闪烁的光芒,竟让他想起蓄势待发的毒蛇。
————————
此时正值深秋时节,清河郡守府内落叶飘零。于谨端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盏热茶,袅袅茶香中透着几分闲适。郡丞王谦却坐立不安,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大人,探马来报,葛荣贼军已至百里之外,号称十万之众,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啊!"王谦的声音有些发颤,"下官建议立即征召乡勇,加固城防..."
于谨轻啜一口清茶,茶盏在指尖转了个圈:"王郡丞,稍安勿躁。"他抬眼望向窗外,目光深邃如古井,"传令各县,将城外粮草尽数收入城中。再命人在井中投毒,水渠填埋。"
"这..."王谦面露不忍,"那城外百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于谨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声响,"葛荣贼军远来疲惫,若抢不到粮草,饮不到净水,不出三日必生内乱。"
王谦欲言又止,终是低声道:"只是清河崔氏那边..."
"呵。"于谨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案几,"那些世家大族,平日里眼高于顶,连郡守府的政令都敢阳奉阴违。"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次正好让他们尝尝苦头,也好知道在这乱世之中,究竟该仰仗谁。"
与此同时,清河崔氏的坞堡内灯火通明。数十盏青铜灯将正厅照得亮如白昼,歌姬婉转的嗓音在雕梁画栋间回荡。族长崔烈斜倚在锦榻上,手中把玩着一只西域进贡的琉璃杯。
"父亲,"长子崔昂躬身行礼,眉宇间尽是忧色,"探子来报,葛荣贼寇距此已不足八十里,是否要加派部曲巡守?"
崔烈轻蔑地摆了摆手,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动:"我崔氏坞堡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五丈,存粮可支三年。"他抿了一口酒,冷笑道,"那些泥腿子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拿什么攻城?"
"可是..."崔昂还想再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够了!"崔烈将酒杯重重放在案上,"我清河崔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