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为了自家利益考虑,这点他也没藏着掖着,小米这些高管也都清楚。
\n
不过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还准备对手机散热方面的研究,比如热传导、热对流、液冷等技术的探索和尝试。
\n
最后又讨论了一下手机供应链的比重问题,目前一些非核心的零部件,国产率占比能达到30%,虽然没有品牌力,但品控质量都非常不错,物美价廉。
\n
9月的倒数第二天,今天没有旁人,只有老雷和小陈。
\n
前面一周的时间讨论的都是小米手机的发展方向,而这天两人聊的是更为宏观层面的东西,那就是手机和智能家居方面的供应链。
\n
智能手机后续核心几个大件,芯片、屏幕、电池和影像,分别对应,性能、显示、续航和拍照。
\n
这也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四大重点。
\n
经过整整一天的沟通,两人根据之前整理的资料,筛选出一批优质的供应链企业,纳入后续洽谈的范围。
\n
并定下了一个总体优先级原则:收购>入股>合作。
\n
现在无论小米还是顺为资本,现金流都是动辄百亿起步,弹药是足够的。
\n
至于打击范围,包括不限于:京东方(屏幕)、华星光电(屏幕)、德国徕卡(镜头)、瑞典哈苏(镜头)、国产豪威(镜头)、宁德时代(电池)、铠侠(存储).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