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又迷茫的思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那份关于嫌疑人交代老板通过加密软件下达指令,重点 “关照” 中老年人购票者的报告放到他手中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香烟,目光死死地盯着报告,仿佛要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那些文字,就像一把把钥匙,似乎要打开那扇一直紧闭的案件真相之门。
郑建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把这些线索像拼图一样一块块地拼接起来。首先浮现的是那奢华却藏着罪恶的高档会所,刘强和那些企业老板、金融高管们神秘的短时间会面,他们刻意不带手机的防备模样,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暗示着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接着,嫌疑人的供述如同潮水般涌来,从未谋面的老板、加密软件、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指令,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跳跃。
“原来如此……” 郑建国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用手指敲打着桌面,仿佛在打着揭开真相的节奏。他渐渐理清了整个犯罪链条:
犯罪分子以演唱会为幌子,这精心策划的骗局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缓缓张开,准备捕捉那些无辜的猎物。他们先挑选热门的歌手或乐队,大肆宣传这场所谓的顶级演唱会,利用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现场体验的向往,吸引大众的关注。宣传海报贴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社交媒体上的推广铺天盖地,营造出一种一票难求的火爆氛围。
为了让这张网更具吸引力,他们虚高票价。原本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他们利用人们 “一分价钱一分货” 的心理,声称高价票能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近距离接触明星的机会。那些渴望体验顶级演唱会的人,尤其是对音乐充满热情但缺乏警惕的特定人群,就这样被高额票价吸引,心甘情愿地掏出辛苦积攒的积蓄购票。
而所谓的会员登记,更是他们收集受害人信息的陷阱。在购票页面或者演唱会现场,设置一个看似普通的会员登记环节。
他们打着为会员提供更多专属福利、优先购票权等幌子,诱导购票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
那些中老年人,本身对这类登记的风险意识相对较弱,再加上对所谓福利的期待,便毫无防备地填写了信息。
郑建国在理清犯罪链条后,脸色愈发凝重,仿佛一块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