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就是想让官家帮他查一些东西,他没法查到的东西。
他有什么东西是查不到的呢?
好难猜哦。
赵祯也不是傻子,韩执这小子办事有力气、够胆子,主要是还懂得利用身边能用到的一切便利——包括他这个皇帝。
当然了,这不也侧面说明了,韩执心里就认自己这个皇帝吗?要是不认,哪敢事事都找自己帮忙?
他敲了敲桌上的奏折,笑骂道:“茂则,你跟着朕多年,倒学会替臣子打哑谜了?”
“陛下圣明。”张茂则低眉顺目,自然是知道自家圣爷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生气的啦。
赵祯就在奏折上,用红笔批注了一笔,然后递给了张茂则,说道:“当然了,他敢找朕帮忙,不就说明了他够‘忠’吗?若是不干净,何敢求朕帮忙?”
“明日让三司把近十年的盐引账册都搬去大理寺——记住,要那些换成‘借’‘贷’记账法的。再派十名内侍卫跟着。姑且说是‘协助查案’,实则替朕守着韩执,别让他被越府的人暗害了。”
“是,陛下。”
张茂则接过奏折,只见批注栏里写着 “准借三司、户部账房先生各三名,专助大理寺查办越府一事”。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赵祯连 “借贷记账法” 都点出来,就明着要让韩执查。
越府那些惯用旧制做假账的老吏,怕是要在这上面栽跟头了。越府不一定敢在盐里掺石膏,但是肯定敢在账册里掺‘水漂账’,让三司的老吏盯着借贷两栏,别人做手脚就难喽。
韩执前段时间在全朝上下推行新账法时,曾被户部老吏联名弹劾 “混淆祖制”,现在倒是用的一个比一个好。
“越府的老狐狸们,总以为把账做进‘宫用损耗’就能万事大吉,”赵祯道,“却不知当年太后节俭,哪用得了这么多盐?朕只是不查,而不是傻。”
“对了,明日去宣旨的时候,记得把朕案头的那箱《庆历编敕》给韩执送去,让他查查刑统,看看那些贪贼该如何查办。想借律法斩贪,朕很乐意借这个刀。”
张茂则躬身应下,似乎有些担忧——毕竟赵祯的这一大波援助,能把越府的人给吓死,便是道:“老奴明白,但是陛下......韩少卿虽有胆魄,但越府党羽遍布,难保不会铤而走险。”
“那就顺带着,让皇城司即刻彻查越府在汴京的所有产业,钱庄、绸缎庄、米行......一个都别放过。再传旨给济州知州和应天府府丞,封锁盐场,严查出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