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朝堂上,将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展现在众人面前。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早朝上,朱元璋的一纸诏书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道诏书的内容竟然是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为太子!这个决定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谁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下这样一道旨意。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刘伯温和胡维庸身上,似乎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解释或暗示。然而,刘伯温和胡维庸也都显得有些茫然,显然他们也对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感到困惑不解。
就在这时,胡维庸站了出来,他高声说道:“皇上英明!允文聪慧过人,有天子之资,微臣自当全力辅佐!”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其他大臣们见状,纷纷左顾右盼,却没有人敢轻易表态。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这到底是皇上的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深意呢?
朱元璋见状,龙眼一睁,怒目圆睁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文武官员,厉声道:“其他爱卿可有不同意见?莫非你们暗中与某位王子合谋不成?啊!”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刘伯温心中暗想:“这老朱,莫不是要找我们的麻烦?难道他是想借机吞并江浙财团?罢了罢了,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反正这是你们朱家的家事,只要不打我们的主意,这皇上谁当还不是都得听我们的!”想到此处,刘伯温赶忙上前一步,说道:“皇上高瞻远瞩,微臣深感钦佩!”
“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明日就昭告天下,今天李善长怎么没来朝会?”朱元璋面沉似水,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刘伯温身上,而是直直地看向胡维庸。
然而,就在这时,刘伯温突然感到一股寒意从脖子上袭来,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正扼住他的咽喉,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胡维庸见状,赶忙躬身回话:“回禀皇上,李户部这几日身体略有不适,毕竟他年事已高,户部的钱粮细账又繁多,怕是操劳过度所致。”胡维庸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见他似乎并没有太多怀疑,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接着补充道:“这是户部上报的情况,微臣也是照实禀报。”
朱元璋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突然对站在一旁的冯进说道:“冯进,你去李善长家中走一趟,将刚才诏书的内容拿给他过目,顺便问问他对此事有何意见,让他立刻写一份决意书呈上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