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建筑在手机扫描下逐渐“褪去”现代装饰,露出明代的雕花窗棂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自发鼓起掌来。民俗顾问刘教授抹了抹眼睛:“我研究了一辈子徽派建筑,没想到能以这种方式让它‘活’过来。”
三、主题的温度
情侣专线的设计灵感来自一次意外。七夕前夕,林辰在阳朔民宿看到一对情侣因为去哪吃饭争吵,女孩想要浪漫餐厅,男孩却想体验当地夜市。这个场景让他萌生了“双线并行”的创意——白天用AR技术在山水间布置“爱情密码”,傍晚则安排厨师带着情侣去市集采购,共同烹饪烛光晚餐。
张锐带着团队在漓江边踩点时,发现九马画山的石壁在特定角度看像爱心形状。他们立刻联合设计师,让AR系统在这个角度触发特效:手机屏幕里会飞出漫天萤火虫,组成“山盟海誓”四个字。测试那天,连五十多岁的船夫都拿出手机拍照,笑着说要发给老伴。
亲子套餐的“成长护照”系统差点因为一个细节推翻重来。原本设计的任务是让孩子寻找文物复制品,却在试运营时遭遇滑铁卢——七岁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不肯走,哭喊着“这和博物馆一样没劲”。林辰当机立断修改方案,把任务改成“帮山神找丢失的宝物”,每个找到的“宝物”都会通过AR变成会说话的小精灵,给孩子讲一个自然知识。
当看到试玩的小女孩认真地把“小精灵”介绍给妈妈时,林辰突然明白:技术只是工具,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些藏在代码背后的温度。
四、落地的阵痛
上线前的压力测试让整个团队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李姐带着技术组在贵州景区蹲点,发现部分山区信号不稳定,导致VR画面频繁卡顿。他们紧急开发了离线模式,把重点场景的数据提前缓存到本地,凌晨四点在山路上测试时,手机屏幕里跳动的历史人物投影映亮了每个人疲惫却坚定的脸。
最棘手的是老年游客的适应问题。第一次内测时,一位阿姨对着AR眼镜手足无措,嘟囔着“还不如导游讲得清楚”。林辰立刻组织团队开发“极简模式”,只需按一下按钮,所有特效自动转为语音讲解,字体放大三倍。当阿姨后来拉着工作人员说“这下我也能给孙子当导游了”,小王悄悄抹掉了眼角的泪。
上线当天,黄山景区的智慧套餐预订量突破三千单。林辰守在后台监控数据,看着亲子用户上传的“宝物收集册”,情侣分享的AR合影,还有年轻人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历史剧情通关截图”,突然收到一条特别的留言:“我带爷爷玩了VR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