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商场如战场,我若一味退缩,怕是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所以还得想些法子应对才是。”
徐阶点了点头,说道:“你有这份决心是好的,不过切不可莽撞。你如今在这造纸一行已然闯出了名堂,同行嫉妒在所难免,你可以试着联合一些其他可靠的商家,彼此扶持,这样也能多些应对危机的力量。”
陈远听了徐阶的话,若有所思,他觉得徐阶说得很有道理。自己单打独斗,面对这些暗中的算计,确实有些吃力,若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商家结成联盟,共同应对那些不正当的竞争,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
从徐阶那里离开后,陈远便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商家。他先是联系了几个平日里有过合作,且为人正直、信誉良好的纸商,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当下所面临的困境。
那些纸商们听闻陈远的遭遇,也都深表同情,毕竟他们也深知这商界的不易,而且陈远的陈氏纸铺在行业内口碑颇佳,若能联合起来,对大家的生意发展都有好处。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几家纸商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决定组建一个小型的商业联盟,互相交流信息,遇到问题共同应对,在采购原料、销售渠道等方面也相互支持。
然而,就在这商业联盟刚刚组建起来,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的时候,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了。
同行们得知陈远联合了其他商家,更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变本加厉地开始对陈氏纸铺进行打压。先是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陈氏纸铺的纸张质量出现了问题,用了会对身体有害,导致不少原本打算购买陈氏纸品的客户都心生疑虑,纷纷观望起来。
接着,又有一些同行暗中贿赂了官府的一些小吏,在赋税征收上故意刁难陈氏纸铺,一会儿说账目不清,一会儿又说要重新核算赋税标准,搞得陈远焦头烂额。
陈远看着纸铺的生意一天天受到影响,心急如焚,但他知道此刻自己必须冷静下来。他一边让伙计们仔细检查纸铺的各项账目,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一边又亲自去拜访那些有话语权的官员,向他们解释陈氏纸铺的情况,拿出之前的各种质检凭证,证明自家纸品的质量是完全可靠的。
在应对赋税问题上,陈远凭借着自己对明朝赋税制度的了解,据理力争,指出那些小吏的不合理之处。同时,他也借助徐阶在官场的影响力,让一些公正的官员出面主持公道,这才让赋税的事情逐渐平息下来。
而对于市场上的谣言,陈远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