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官府衙门,进而传遍朝野。
\n
董尚书代表朝廷写讨伐逆贼的檄文。让安国公写父子诀别诗的办法,更是狠辣。
\n
大梁以孝治天下。姜韶华再恨亲爹,明面上也不曾亏待卢玹,没有落人话柄。在登基的要紧关头,宁可让出些实在的好处,来换取郑太皇太后的支出,也正是为了天子声名考虑着想。
\n
现在安国公亲自写诀别书,逐逆子出家门,忤逆不孝的恶名,就会牢牢地扣在郑宸的头上。
\n
一个不孝逆子,怎么会是大梁忠臣?一个逆臣奸佞有什么资格指责女帝陛下得位不正?他写的檄文,自然也就没了可信之处。
\n
这才是打蛇打七寸!
\n
怪不得天子一直留着安国公和郑家满门,现在可是派上大用场了。
\n
众臣看向女帝陛下的目光里,多了微妙的敬畏和忌惮。
\n
姜韶华淡淡道:“豫州军叛乱,定然会波及到整个豫州,甚至附近的州郡,也会大受影响。”
\n
“户部要继续筹措军费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n
纪尚书肃容领命。
\n
郑家的五成家业充入国库后,英卫营未来十年的军费都有了。国库充裕,差事自然也就不难做了。
\n
姜韶华又吩咐张尚书:“吏部尽早准备一批官员,等大军平了豫州军,豫州出了官缺,能立刻补齐人员。”
\n
张尚书也没说二话,迅速应下。
\n
刑部工部暂时没被牵扯,户部兵部礼部吏部各有差事。
\n
散朝后,众臣各自匆忙回官衙忙碌。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