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来背。
\n
再加上郑宸和赵武出现在豫州军一事,直接印证了郑家和当年边军惨败有直接的干系。朝臣们弹劾安国公的奏折都快摞到三尺高了。
\n
现在就看女帝陛下态度如何了。一旦姜韶华流露出趁机连根除了郑家的意思,众臣立刻便会纷纷上奏折,狠狠咬碎郑家。
\n
董尚书是天子心腹,此事别人不敢直接问,董尚书却没什么忌讳,拱手道:“皇上,这几日朝中弹劾郑尚书的奏折极多。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处置郑尚书?”
\n
姜韶华难得在众臣面前唏嘘:“不瞒众卿,朕卧榻静养五日,太皇太后就来了五回。今日上朝之前,太皇太后直接拦住朕,软语相求。朕也实在为难啊!”
\n
朝堂里一堆老狐狸,迅速从这一番话中咂摸出了意味来。
\n
郑家肯定要处置,碍着太皇太后,却不能连根拔起。
\n
这么一来,他们也就没必要上奏折弹劾安国公了。要是群情太过激昂奋勇,倒让天子左右为难不好下台了。
\n
董尚书立刻改口道:“皇上素来孝顺太皇太后,为了太皇太后,也只得稍微容忍郑家一二了。”
\n
杨侍郎立刻接过话茬:“说起来,赵武和郑家到底有多少关联,并无确凿的证据。还是等左大将军出兵平了豫州军,活捉回赵武再仔细问审。”
\n
要活捉赵武才能仔细审问,给郑家定罪。
\n
反之,要想给郑家生路,只要杀了赵武,便是死无对证,没办法给郑家切实定罪了。
\n
具体怎么操作,全凭天子心意。
\n
姜韶华赞许地看向杨侍郎:“杨侍郎说得没错。这件事,就交给杨侍郎。等日后赵武被带回京城了,再立案审查。”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