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首先,在大梁朝读得起书的,至少也是中等之家。能供得起女儿读书的,更是稀少,非富则贵。
\n
明年开女科,有这个资格且能就近参加女科考试的女子,基本都在朝堂诸公内宅。
\n
所以,他们到底要顽抗到底,还是趁着这大好良机,为自家女儿孙女谋一个大好前程?
\n
陈舍人如何得圣宠,大家可是都看在眼里。现在有这么一条通天坦途放在眼前,众臣焉能不动心?
\n
陈长史想了想,也是一笑:“皇上心有成算,是老臣杞人忧天了。”
\n
姜韶华笑道:“这件事,还是得仔细谋划。陈长史得了闲空,不妨和董尚书商议一二,定下章程,先昭告各州郡。科考在明年二月,让有志于参加女科的人才都能赶来京城考试。”
\n
……
\n
大梁朝有四十州三百郡一千余县,路程远近不同。女科的消息传遍大梁,再赶来京城,少则一两个月,路远的可不就要半年?这还得是路上太平,最好有父兄或家人护送。毕竟,女子出远门确实不方便。
\n
如此一来,这女科选拔的门槛自然也就高了起来。
\n
陈长史去寻董尚书商议此事,董尚书头脑转得飞快,立刻就问道:“科举取仕,素有惯例。一届会试,要取三百进士。女科是第一届,不知皇上打算取多少女进士?”
\n
董尚书是第一个支持女帝登基的朝堂重臣,有这份从龙之功,被天子提携重用,做了礼部尚书不说。如今连站位,都压了张尚书一头。撇开陈长史,董尚书就是文臣第一人。
\n
董尚书自诩为天子忠臣,天子要开女科,他这个礼部尚书自然鼎力支持。
\n
君臣一心,这事就好办。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